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回炉”职校胜算几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回炉”职校胜算几何?
2009年03月20日 14:5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吴之如 绘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丹

  访谈嘉宾:

  姜大源:教育部职业教育技术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

  翁孝川: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王伯庆: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本期话题】

  日前,一项关于大学生求职问题的网络调查显示,有48.79%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愿意到职业学校充电。那么,大学生借“回炉”职校充电缓解就业压力的胜算到底有多大?记者邀请了几位专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大学生无奈“回炉”职校充电

  主持人:有人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高校扩招后培养的大学生太多了,而就业市场却已经饱和。应当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王伯庆:我不认为目前中国培养的大学生太多了。以我国GDP连续每年以10%的增长速度来看,吸纳现有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应该不成问题。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的另一种现象是,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说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实际是结构性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不久前,我们公司针对大学生求职与工作能力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理解与交流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普遍低于企业的要求。因此,大学生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关就业能力的培训。

  翁孝川:要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之与企业产业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带来的新需求结合。不久前,到我们学校“回炉” 充电的温州某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小王,虽然理论知识很丰富,但实际操作经验却很少,求职接连碰壁。后来在我们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了半年的培训,把理论知识与个人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很顺利地就找到了工作。与小王一样,我们学校从2007年至今接收的几十名“回炉”大学生,都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就业能力。所以说,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到职校“回炉”充电的主要原因。

  职校有能力接收培训“回炉”大学生

  主持人:从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来看,能否承担起大学生“回炉”充电的任务?

  姜大源:职业教育本来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大多通过校企间的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并为企业培养合适的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平均每年95%以上的学生就业率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其实,大学生“回炉”职校充电的做法在许多国家都很普遍。如德国就有很多学生在考上大学后选择保留学籍,然后到职业院校“回炉”,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这样等于有了“双保险”,学生进可升学,退可就业。所以,相比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通过读双学位或考研等方式缓解就业压力,我更建议他们选择到职业院校充电,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主持人:大学生有意愿“回炉”职校充电,职业院校也有能力促进他们就业,这是否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王伯庆:根据我们公司的调查,2007年大学生毕业时就落实工作的只有55.8%,大大低于半年后87.5%的实际就业率。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毕业生的就业被推迟了半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少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需要“回炉”培训。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高校应把产业调整和企业升级过程中带来的新需求融合到教育教学环节中,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姜大源: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特别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发展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举措。但从目前来看,我国高职教育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认为,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应该是少量的,而大部分高校都应以培养实践人才为目标。我们应该推行大学生职前培训,让高职成为“学士后”、“硕士后”的流动站,让高职真正成为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摇篮。 (-本报记者 李丹)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