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大代表们关注来沪务工人员权益,关注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记者发现,至少有三份议案或书面意见是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不少代表呼吁加强对农民工子女职业教育以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据团市委、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的调查显示,初中毕业后,有约一半的来沪务工人员子女留沪跟随父母一起经商、帮工,或进入成人中专、技校或其他中等学校就读,另有一半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散落在社会之中,处于就学就业两难境地,而有些来沪务工人员子女因学历低、技能缺乏,使得就业困难或稳定性不高。
市人大代表马春雷、李跃旗等在《关于开放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招收来沪务工人员子女的议案》中建议,可以选取本市部分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开放对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招生,对来沪务工人员子女采取“学历+技能+推荐就业”的教育模式,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同时,采取驻校社工的模式,加强对来沪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据悉,团市委、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会同市慈善基金会2006年以来在闵行区试点开展“共享阳光”行动,为初中学历的贫困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中专学历+职业技能+推荐就业”的一门式教育就业服务,在来沪务工人员子女中取得了强烈的反响和良好的效果。2007年年底,这一试点扩大到全市范围后(首批试点招生400名),受到了广大来沪务工人员家庭及其子女的热烈欢迎。但是受资源有限的局限,这一探索惠及来沪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相当有限。
同样,作为今年首次出席大会的农民工代表张雄伟,则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放开外来从业人员子女入学本市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书面意见,张雄伟建议采取适当的政策,让这部分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这样既解决了大部分孩子的就业,又为上海对新生劳动力的需求作必要补充,这种一举两得的办法必然会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周纪平代表则肯定了上海市政府为关怀农民工子女而做出的努力——根据规划,到2010年,70%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将进入公办学校,其余学生可进入转型后的民办学校,这一举措将大大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周代表也提出了向农民工子女提供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议。(记者蔡玲玲)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