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动“回炉”技校寻找就业出路引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主动“回炉”技校寻找就业出路引关注
2009年05月11日 07: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对现状不满意,希望能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就业面会更宽一些。”山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7届本科毕业生关方,如今成为青岛高级技工学校“首届大学生技师班”电气专业学生。

  青岛高级技工学校近日开设了“大学生技师班”,首批学员41名。他们大都有着关方那样的想法: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术,以便更好地就业。“大学生技师班”分设电气自动化与控制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山东、山西、陕西、安徽、辽宁、河南6个省份,其中青岛籍学生14人。从学历来看,有7人是大学本科生,其他是大专生。其中应届毕业生18人。

  “大学生技师班”从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很多人好奇地问:“为什么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这个“大学生技师班”。

  学员关方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会干部,又是学生党员,但在考取在编教师岗位的竞争中失利。“当时竞争异常惨烈,我参加的考试录取比例为1∶180。”毕业后,他只好到青岛市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担任体育教师。

  每月1500元的工资,而且这样的工资标准在未来的5~10年也不会变化。当看到自己带出的学生刚一毕业工资就超过他时,关方感到有些不平衡。

  今年3月,他听说青岛高级技工学校开设“大学生技师班”的消息后,立即辞职报了名。

  张浩亮也是辞职来学习的。他是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2007届本科毕业生,现为“大学生技师班”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相比其他人而言,张浩亮的工作经历可谓十分丰富。2006年,他在郑州三泉食品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担任车间主任一职。但半年后,他感觉到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符,既没有实践,也没有创造性,于是他离职到一家汽贸公司做起汽车销售来。

  大学毕业时,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在老家当了一名巡警。去年3月,张浩亮又考取了陕西省咸阳市林业局公务员。乡镇服务站略显清闲的工作,对于这个充满活力、激情的年轻人来说却备感不适。于是,在今年春节期间看到有关“大学生技师班”的报道后,他就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辞职报名上了“大学生技师班”。

  张浩亮说,自己的性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适应性较强,而这里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强,正好符合了他的个人兴趣。

  “回炉技校是在目前大学生多、技师少的情况下的一种趋势,自己年轻、心态好,愿意从头起步。”他还风趣地说,“很多人没有来,是因为面子拉不下来,是他们所谓的自尊心在作怪。”

  学员曹金殿是海军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今在“大学生技师班”物流管理专业学习。

  老家河南许昌的曹金殿说,毕业时他有了危机感,其所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想就业去向一是考取公务员,二是读研深造。但遗憾的是,曹金殿继以5分之差无缘公务员面试后,又以3分之差与读研深造失之交臂。对于选择技校的理由,曹金殿说:“我觉得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为就业增加了筹码。”

  学员庞 与崔传雄都是专科毕业生,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原来单位不景气,只好选择再次回校深造。

  2007年,庞(吉+吉)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毕业,他在沈阳找到了一份工作,但由于沈阳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技术型人才相对过剩,同质化的竞争导致工资待遇大不如前。

  工作一年后,庞(吉+吉)到山东烟台的一家韩资企业工作,但今年该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濒临破产。他这时突然想起原单位老板的一句话:“现在怎么找不到既会机械又懂电气的人呢?”

  有心的庞 决定回到技校再学一门电气手艺。但他的家人大都极力反对,认为从专科到技校是倒退,没出息,只有在外工作多年的父亲支持他的想法。庞(吉+吉)说:“学好电气化,加上我原来的焊接技术,就业信心能增加一大步。”

  大专学历的崔传雄是青岛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8届毕业生。去年毕业时,崔传雄在青岛一家高尔夫球会做会籍工作,工作十分辛苦,工资受业绩影响很不稳定。受经济危机影响,原来的会员纷纷退会,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使原本就不稳定的工资收入持续走低。为生活犯愁的他想到课本上的一句话:“最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品才是好的商品。”

  “国家需要高技能人才,于是我决定辞工来技校学习。”崔传雄说,虽然刚开学不久,但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对于这批“回炉”技校的大学生,物流管理班班主任张晓静的感觉是:他们比以往高中起点的学生理解力更强,更易沟通,心智也更成熟,教师本人在其中也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而物流管理专业任课教师、高级物流师何晓林认为,这些学生经历丰富,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学习主动性强、目标明确,再加上他们文化素质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将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出路。本报记者 郑燕峰 实习生 于嘉

【编辑:魏恒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