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方兴未艾 浙江高校打起自主创业头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生创业方兴未艾 浙江高校打起自主创业头阵
2009年04月28日 23: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杭州4月28日电(记者 江耘 实习生 朱丽珍) 今年四月,浙江省曾对省内的10所高校开展了一项联合问卷,3200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自主创业兴趣浓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的优化和就业观念的更新,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催化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愿望不断上升。但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企业生存尚且面临“过冬”的窘境,“脆弱”的大学生创业之路更为坎坷。

  如今,大学生卖菜、卖猪肉、开面馆、当“的哥”等创业形式频见报端,但多以失败的结局草草收场。

  曾经红极一时的“网上卖菜郎”姚聪美,短短几个月,等记者再次登录他们的网上菜场时,却发现网页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网络游戏的服务网站。“创业失败了。”姚聪美说。“创业项目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最大的错误就是我们没有经验,太过乐观了,而且扩大经营的步伐太急切。”姚聪美的这次创业以损失2万元而告终。

  大学生创业难,大学生难创业,这其中不仅需要政府政策开辟绿色通道,更需要高校多管齐下,解决学生创业的相关顽症。

  浙江对创业的政策“救赎”

   近日,浙江省政府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矛盾,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鼓励该省高校和各市县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支持毕业生开展网上创业,或以个体经营等灵活方式创业,并且给予一定的创业资金补助。对从事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创业的,根据吸纳大学生就业情况,政府还将给予专项创业补助。

  杭州市市长蔡奇也专门开过大会,落实相关政策,安排大量资金,刺激高校毕业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创业的团队中去。

  尽管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刺激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但就业难,创业更不容易,多数以失败告终。资金、经验、人脉、资源、社会环境,诸多瓶颈注定了大学生创业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浙江工商大学广告系大四学生周贝宁和几个同学一直对自主创业颇有热情,但因为资金限制、项目的选择等问题的困扰,迟迟未动手。“我们也知道政府对创业有支持,但是‘创业’并不是嘴巴上说的那么简单,根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周贝宁表示,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的教育,也无创业经验。“万事开头难,可我们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头。”

  有调查显示,浙江省每年投入创业的大学生人数约有2000人,成功率仅为4%,虽已是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省份,但与全世界20%的成功率相差甚远。

  业内人士分析,知识和经验的限制,还有风险意识和资金的缺乏,是造成大学生创业热情与成功率巨大反差的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个瓶颈,浙江省一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制定了多项个性化措施,为学生创业提供滋生的土壤。

  创业教育授人以“渔”

  “学生创业”已成为高校里“点击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大学生创业之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的成功。为学生提供系统和专业的创业培训,才是授人以“渔”。

  据了解,义乌工商学院里,网络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去年统计的数据,在校8000余名学生中,网络创业的有1200多人,达到钻级水平的也有几百人。

  “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做大,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满足学生需求,学院正在打造创业学院,专门开设针对电子商务的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义乌工商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任何少庆介绍,今年下半年,学院还将开设四个“淘宝班”。“目前正在与淘宝网沟通,希望能够争取到专家来淘宝班开讲座。”

  同义乌商学院抢占了义乌市场这个“近水楼台”一样,浙江万里学院也利用“生源”优势,以创业文化教育为先导,构建具有“甬商文化”和“浙商精神”特质的校本创业文化。

  浙江万里学院30%以上的学生,家庭或家族成员拥有自己的企业,独特的生源基础,涵养了万里学子较强的商业观念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特点,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学成归来能够继承和开拓家族企业。

  因此,该学院将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理念,与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2004年,该校成为SYB教程全国首批试点院校。现已形成创业意识启蒙课程、创业理论知识课程和创业品质拓展课程,已有1万5千多学生人次选修了相关课程。

  此外,学院还形成了以合作性学习为核心的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加强小班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开创性工作能力以及识别创业机会和把握创业条件能力。目前,生物技术、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四个专业被列入了“浙江万里学院合作性学习教学改革实验区”,享受人才培养特区政策。

【编辑:魏恒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