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勇挑重担“减负”才有希望
-周文
“减负”是中小学久而未决的棘手难题,虽然新闻媒体已经连篇累牍地多次呼吁,社会有识之士也提出过诸多良策,但学生的课业负担却从未有实质性的减少。尽管成因错综复杂,但笔者总以为,校长不作为是学校“减负”难的主要原因。只有校长真正挑起“减负”第一责任人的重担,学校才有希望“减负”。
首先,校长要转变理念,用实际行动来促进“减负”。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要端正办学思想,切实转轨,把读书的快乐还给学生。但不少校长依旧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仍然把教学成绩视为考核教师的“法宝”,大搞拼时间、拼精力和拼体力的错误做法。许多校长阳奉阴违,大会上讲的是一套,台下做的却是另一套,始终不相信改革新举措,还设置种种障碍阻碍改革推进。所以,校长观念不转变,“减负”永远是“镜中花、水中月”。
只有校长彻底解放思想,自觉挑起“减负”“第一责任人”的重担,有宁愿丢掉“乌纱帽”的勇气和魄力来承担升学率降低的风险,并敢于和善于顶住各种压力,愿意给教师“松绑”,这样,学校才有“减负”希望。
其次,校长要躬身实践,通过课堂高效来支撑“减负”。实践证明,“减负”着力点在课堂。校长要虚心倾听教师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多深入课堂,重视抓好两头。既要大力推介和表彰“轻负担,高质量”的先进典型,又要通过建立长期的课堂跟踪听课、请名师“课堂会诊”等办法,帮助薄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校长要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重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过程,实行分层次教学,给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校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教师正确解读新课标,切实提高他们驾驭新课程的能力,重视教师作业布置、批改和选题、命题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提高。
再其次,校长要引领骨干教师退出有偿家教,从源头上来治理“减负”。综观社会上众多的“家教市场”,“招蜂引蝶者”大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是他们支撑并“火爆”了家教市场。只有他们退出了有偿家教市场,校外有偿补习自然会偃旗息鼓。所以,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组织党员教师带头,通过向骨干教师发倡议书、集体宣誓,以及个别谈心、交流、沟通等活动,把思想工作做到家,争取他们理解、支持与配合。
减轻学生负担校长大有可为
-刘丽娟
减负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制约中小学发展的“痼疾”。让“减负”真正落到实处是校长应该承担的责任。
带领教师认真审视“减负”内涵,重塑学校教育理念。
站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谈减负,绝不是减少学生书包重量、减少课外作业那般简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以往减负难见成效的原因,有人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评价机制存在的弊端,而实际上,减负的失败主要缘于学校教育理念、教师学生观的陈旧。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将教育从“分数中心”导向“能力中心”,将对学生的认识从“工具主义”转向“自然主义”,才能真正对学生减负。为此,校长必须剥开减负的外壳,深刻领悟其内在蕴意,并带领学校教师共同学习、反思,在实践中确立“人是目的”的教育理念;认真审视儿童,将“快乐学习、自由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只有树立与减负相匹配的教育观念,从思想层面开始转变,才能保证学校减负工作在现实中的顺利展开。
改革学校教育模式,制订个性化的减负方案。
站在减负的立场上,学校不仅要抛弃僵化、陈旧的教学内容,更要改变那种束缚儿童创造性、主体性、特殊才能发展的教育模式。减负不是绝对量上的改变,而是要因材施教,用最少的课业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为此,校长要积极推行学校教育模式改革,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差异性的减负方案。
当然,要做到个性化的减负,学校不仅要设计适宜的教学模式,制订相应的学校工作方案,从技术和制度上予以保障,同时也要从情感上着手,督促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这就需要校长率先垂范,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树立有爱心的教育者形象,同时激励教师爱护每一个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特长,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
开展家校合作,保证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减负。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也是学校教育成果得以巩固的关键。如果学校的减负工作家庭不配合,甚至学校减负的同时家庭增负,那么中小学减负就名存实亡。为此,学校在开展减负的同时,要努力赢得家庭的认同与支持,保证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减负。
一方面,可以通过“校长一封信”、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传统形式向家长传达学校减负的理念和目的,帮助家长认识减负的意义以及家庭在减负工作中承担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减负工作对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家长更科学、全面地认识孩子,建立符合其发展特点的家庭教育方案。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作为学校代言人的校长应与家长直面交流,认真阐释学校的相关工作和制度,既以权威优势从心理上赢得家长的重视,又以人格魅力感染家长,从情感上获取家长的赞同,从而保证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举措在家庭更好地延续。
总的来说,“减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条必经之路。在这一路上,校长大有可为。(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