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负"校长与教师打"游击" "减负"难题如何解(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为"减负"校长与教师打"游击" "减负"难题如何解(3)
2009年04月14日 16:4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用多元评价为师生“卸载”

  -钟乐江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减负令”、“禁补令”等政策措施,但在具体执行中,却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局面,探究其原因,传统应试教育单纯注重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旧观念是罪魁祸首,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帮凶。要真正为师生减负,校长可从评价体系改变着手。

  制订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以前,很多学校是单纯以学生考试分数、学科人均分、毕业升学率等,来考核评价教师业绩,使得“减负令”、“禁补令”不能真正得以施行和落实。正如有的教师所说:“别人都在补课,我不补,质量上不去,要挨批评,我是傻子吗?别人都在布置课外作业,我不布置,自己任教学科成绩下降,考核受影响,划算吗?”所以,校长考核评价教师不能单看分数,要结合教师师德、工作态度、工作岗位、工作量和教学质量、学生人数等方面全面衡量,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校长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评价出“师德标兵”、“教学骨干”、“优秀班主任”、“家校配合模范”等单项或多项“星级” 教师来,以彰显教师特长,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这样,教师就可能从关注学生作业布置、考试、补课上转移到在课堂中来,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改革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只要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思维被激活了,他们就会主动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提高,也就用不着假期补习和搞“题海战术”了,减负就会见到实效。

  找准“减负”的入口

  -姜滇

  作为在一线落实“减负”的校长,找准“减负”的入口才不会迷路,身体力行地做起来,才有改观的可能。

  从源头抓起。教师的负担是学生负担的“堰塞湖”,给学生减负的源头理应是解放教师。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决定了教师的行为方式,因此,在考核制度这个层次上,学校应该更多地关注平时的动态的内容,比如随机听课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精神面貌;不对教师要求整齐划一的模式,让每个教师依据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淡化同学科教师间的比对意识,允许班级同学科之间的分数存在合理的分差;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进行评比,实现由“负”向“趣”的转变;关注成绩,更关注教师取得成绩的方式,对那些师生关系融洽的、学生学习轻松的教师,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价值引领这个深层次上,我们应该站到更高的高度,带领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追求深层次的职业幸福,享受教学,享受创造教育幸福的过程。教师幸福了,才会给学生带去幸福。

  从小处做起。面对“减负”,有两种典型的思维模式,一种是“受害者”思维:在一片讨伐声中,大家几乎一直剑指升学考试,于是升学应试成了最好的卸责借口,也成了众多软弱者为自己寻找的皇帝新衣。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向外归因。另一种思维是认为“减负”是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也只能如此,最轻率的假设就是不搞大密度、高强度的训练就出不了高升学率。我们最近几年的教学试验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只要在作业设计、师生关系建设、学生问题行为会诊等方面做细、做实,周末和节假日不补课,课外作业比以前几乎减半的情况下,升学率不减反增,减负增效已经取得了令各界满意的效果。

  从现在做起。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涸辙之鲋”,我们应该先行动起来,把一个个鲜活的“鱼”放进水里,再考虑制度层面的设计。面对“减负”难题,人们大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态,希望有能人横空出世,拿出一套全新的、革命性的制度体系,挽狂澜于即倒,立竿见影地扭转颓势。只是这样的突变和跃进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人们都被貌似强大的、新奇的终极解决方案所迷惑,付出了进一步退两步的代价。在完善高考改革、“减负”还难以一步到位的现实中,所有教育人士和关心教育的人们都应该行动起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比想更重要。

  从自我做起。目前的基础教育上存在太多的“路径依赖”,诸如上级怎么要求就怎么做,别人有了成功经验再跟着后面学,还有就是别人都没减我先减了会不会吃亏,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很保险,但也把自己弄成“逃避专业户”了,省时省力的同时,各种跨越式发展的机会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绕开我们。如果校长要真正地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就只能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在“减负”中先行一步,即使闯不出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至少也可以为应试教育植入更多的“素质因子 ”。(作者为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副校长)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