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学生“自愿”毁约?
上海的一名硕士说,自己昨天还“满心欢喜”,今天“感到天要塌下来”。
去年12月,她同药明康德上海公司签约,但迟迟等不到入职的消息。她的上海户口申请书已经上报,但由于没有入职并订立劳动合同,迄今无法落户。而上海户口的申报截止日期是5月31日。
为了取得上海户口,她必须迅速与药明康德解约,并在所剩无几的时间内找到下一个雇主。
但是,多名学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
天津大学一名受到药明康德事件连累的学生最近四处参加招聘会。他耸耸肩,苦笑着说:“现在没有合适的职位,都是给专科生的。”
然而,对于药明康德的做法,学生们却无可奈何,因为当初签订的就业协议里,本就不存在关于何时入职的条文。
在天津一所地方院校,有毕业生说:“药明康德没有违约,我们的协议上又没写什么时候入职,人家现在只是推迟入职时间,人家没有违法劳动法。”
在向记者出示就业协议之前,天津大学一名学生还以为自己的协议上明确写着7月1日入职。这是他参加招聘时亲耳所听,并一直深信不疑。
他打开协议,没有找到这条约定,顿时愣了。
得悉延迟入职时,他“一听就蒙了”。“这事儿不都定了吗?我一直不太关心,因为已经签完了,就没找其他工作。”
这名学生问过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否有可能无限期推迟,工作人员迟疑了一下,说“是”。他追问:“你们这算不算违约?”对方回答,这不算违约,我们只是推迟了入职时间。
学生们猜测,拖得让人失去耐心之后,药明康德让学生自己提出解约,这样便不必支付违约金,还可慷慨地宣称“无条件解约”。
有学生说:“公司变相让我们违约,这种方式实在让我们难以接受。”
就业协议成一纸空文?
“一份三方协议书,简直就像一张白纸,起不到丝毫的保护作用。”北京一名学生说。
俗称的“三方协议书”,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教育部学生司制定,全国统一格式。由学校发给,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毕业生本人保存一份,作为办理报到、接转行政和户口关系的依据。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月波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三方协议”其实是两方协议,学校所起的作用只是见证。一般来说,它签订在劳动合同之前。
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就从学校领取协议书。协议书经过学生与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再交由学校盖章。对高校来说,一名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则视为找到了工作。
就业协议对学生的约束显而易见:每人只能领取一套经学校编号备案的就业协议书,因此只能与一家用人单位签约,一旦违约就将面临教育部门的压力。近年来,学生违约引发的诚信批评时有出现。
刘月波说:“教育部门应该反思这个问题,就业协议书对用人单位有多少约束力?”
他说,就业协议书的作用就是约束双方的接收和报到。“咱们能约束学生,学生违约可以不给报到证。企业呢?”
针对药明康德事件,上海一些大学生拨打了劳动保障部门的投诉电话,得到的答复令他们失望:我们只管正式劳动合同下的事宜。
此种情况下,一纸就业协议对双方的保障和约束作用尤为重要。
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分为4个部分:“毕业生情况及意见”、“用人单位情况及意见”、“学校意见”以及“备注”。
“备注”最为关键。但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大学生对于“备注”什么难有发言权。
药明康德与学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书里,“备注”栏上贴着加盖公章的一张纸条,上面规定了薪酬、违约金等内容,但并没注明入职时间。
刘月波指出,即使入职时间没作约定,用人单位也应在学生毕业一个月内办理接收手续。按照现行的就业体制,用人单位签署了就业协议,就代表认可高校的就业管理规定,认可报到证的作用。而报到证均在学生毕业之时发放,有效期为1个月,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必须接收学生。
4月10日,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召集药明康德的一些签约学生座谈,有的称自己不受影响,有的说会减薪,有的则会延期。刘月波告诉记者,学校将把学生的意见向上级教育部门反映。
对于受到影响的学生,南开大学决定,如果他们找到新的工作,学校无需见到解约函,也给重新办理就业协议书和报到证。
“我们希望至少不能让师弟师妹重蹈覆辙。比如至少三方协议加上一条,入职时间——我们就被动在这一点上。”一名学生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