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不断线:法国老师的回国建议
吴冠中考取官费出国留学,还有一段绵延60年的感人故事。
2006年春节,吴冠中收到了来自南京的一封信,是已故杭州艺专老校长陈之佛先生的女儿陈修范教授写来的。信中说找到了她父亲1946年抄录的一份学生试卷,但未署名,问吴冠中是否知道此事。原来,当年陈之佛受教育部委派评阅出国留学生美术史试卷,当陈之佛看到一份答得非常优秀的试卷时,禁不住用毛笔抄录了全卷,并给了最高分。事后吴冠中去看望陈老师时,陈之佛让吴冠中背诵了自己的答卷,这才对上了。但陈之佛并未告诉吴冠中自己笔录了这位爱生的试卷。60年后,吴冠中看到了恩师当年笔录的试卷,不禁感慨万千。当年在吴冠中出国前,陈之佛先生亲自主持了他和朱碧琴女士的婚礼,并赠送画作祝贺,却绝口不提试卷的事。当年,吴冠中正是在这样深厚的师恩中惜别祖国和娇妻、父母的。
我们曾问吴冠中先生,你当年归国,历经磨难,有过后悔吗?
吴冠中道:“不后悔,在国外创作条件会好得多,但艺术要根植于祖国民族的土壤里。我年轻时在巴黎留学,如饥似渴地吸取西方艺术的营养,并陶醉其间。最终回到了条件艰苦的祖国,从此在封闭的环境中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数十年。那路深印在祖国的土地上,并一直受影响于人民感情的指向。原估计自己在长期封闭中远远落后了,近几年重新回到世界环视一周,更坚信艺术永远只诞生于真诚的心灵。”
如果说林风眠给了吴冠中世界眼光,潘天寿引导吴冠中体味到精深的民族艺术气息和精髓,吴大羽把青年人的热情和艺术个性完美地结合,那么,法国的苏佛尔皮教授则从西画的角度让吴冠中领略写意的意味和祖国才是艺术的不竭之源的真理。
吴冠中由衷地怀念这位法国老师:“我这个海外学子总记得他的教诲,尤其他经常提醒:艺术在两路,小路作品娱人,大路作品感人。也是他劝我应回到中国,去弘扬自己祖国的传统。当年告别巴黎不容易,经过了很久的内心斗争。”
当吴冠中50年后重回巴黎时不禁感慨:“20世纪50年代我从马赛乘船返国,内心充满矛盾,似乎是冒险投向未来;80年代曾两次乘飞机从巴黎返国,均怀着说不尽的感触与企望;这次飞离灯光辉煌的巴黎,却是飞回明日更辉煌的祖国。”
吴冠中把自己与祖国、与生活的联系比作“风筝不断线”。他认为,艺术创作形式都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的源头,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艺术作品应不失与广大人民感情交流,我更喜爱不断线的风筝!我们争取人民的共鸣,高放风筝,勿断线!
“培养慧眼”比“训练巧手”更重要
蒋南翔任教育部长时,在人民大会堂对高校教师作过一个报告,其间谈到:“给我足够的条件,我敢于承诺培养出50个杰出的科学家,但我不敢保证培养出一个杰出的艺术家。”这是我们多次听吴冠中说的故事。吴冠中一再强调艺术创新之难,他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创新教育之路。
“培养慧眼”远远比“训练巧手”更重要。从潘天寿老师对学生作业的点头或摇头之中,吴冠中学到了潘老师的审美品位,感悟到“造型艺术最直观的教学关键是眼睛教眼睛”。吴冠中说,我竭力启发同学们的感受,指点那洁白雪山前倒伏了一颗将死的乌黑的巨大老树,疑是别姬自刎的霸王。
吴冠中的法国老师苏弗尔皮就是善于启发的,有一次课内用了一个女裸体,模特儿肥硕高大,坐下后臀部特别庞大,更显得脖子长,脑袋小。他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大家摇头。他说:“我看是巴黎圣母院。”年轻人聪明,一经启示,便在作品中体现出了各自的敏感与独特的思维。
有一次,吴冠中带学生在苏州园林画太湖石,他联系了太湖石与人体、与亨利·摩尔的因缘,果然,学生们赋予笔底的太湖石以生机,而不是仅画出死的石头。吴冠中招生有独特办法,就是准备一些作品,让考生自由选择,以此来考测考生的眼力和审美品位。中国有句俗话,人的品位入俗难医。艺术上,继承而后叛逆,是艰巨的创新。吴冠中说:“我有一个构想,我想挑选几位我教过的有才华而肯钻研的学生,为他们组织一次展出,作品要出色,而且不得像我,甚至有背叛意味。1992年,我终于下决心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一次‘吴冠中师生展’,目的是展示学生叛逆老师,提倡艺术中的叛徒道路。参展的学生大约十几人,但风格还是近我的较多,突出的叛逆者是王怀,全不像我,李付元也不像我。”
“艺术家要创作出成功的作品,感情的真挚比脑袋重要!年岁不饶人,我90岁了,现在走路慢了,不像从前了,但是在感情上更纯真,就像又回到了童年。我一向是边缘人,但我的心愿在人民心中。要创作出不朽的作品,就要不怕穷,要把感情都投入到艺术里面去,一句话,就是要忘我。”这就是一位90岁老艺术家的心声。
吴冠中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近年来,我对作品的精神、思想的感染力更重视了,这似乎是年龄大了以后的自然规律,人会更多地追求思想的力量。我到晚年越来越强调鲁迅,是因为我成长的那个时代是鲁迅的时代,非常激进的,我认识中华民族就是因有鲁迅,中华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是鲁迅告诉我的。我们现在仍需要鲁迅精神,永远需要。鲁迅告诉我们要讲真话,要看到自己民族的优点,也要看到本民族的缺点。看到缺点,就要克服缺点,就要去创新,一个不懂得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捐赠作品奉献人民实现教育理想
活着时便对社会给予最大的捐赠,从20世纪到今天,这样的画家只有两位:一是徐悲鸿,另一位便是吴冠中。在抗战烽火中,从南洋到祖国大地,一匹良马不过卖几十块银元,而徐悲鸿的“一匹马”能卖到300大洋,他不断地为国家民族的抗战事业义卖作品支援前线,据不完全统计,徐悲鸿直接义卖捐出去的钱款高达数千万银元,折合今天的人民币达数亿元之巨。今天,吴冠中的作品在国内外市场频频拍出数百万美元、上千万人民币的高价,但这位28年居住在几十平方米小屋里的老人,却向社会捐赠了数百幅价值连城的名作。这28年,吴冠中把全部精力给了艺术创作,他纵情于艺术创作的海洋之中,其创作热情令人震惊。
在创作之余,吴冠中更是写下了上百万字的艺术散文,抒写自己的创作感想,表达对艺术、对时代的忧思。
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绘画形式美”、“关于抽象美”、“内容决定形式”,90年代的“风筝不断线”、“油画民族化”、“美盲比文盲多”,到21世纪提出的“笔墨等于零”、“破除中国画的围墙”等等,吴冠中的观点紧扣时代,匡正时弊。
改革开放之初,他针对一味强调政治主题决定论而长期忽略艺术形式的状况,提出了“形式美”的问题。著名艺术家叶浅予在回忆录中说,形式美的问题是自己想写文章提而当时还不敢写的。
“风筝不断线”是针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在国门乍开之初鼓吹全盘西化、否定民族和实际生活作为艺术源泉的偏见而写的。
针对一些画家一味强调形式,特别是片面强调古人的笔墨程式,去抄袭、因循,而完全无视当代人的情感和火热的生活,并自居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宗师,以此来打击对艺术的创新和对活生生的当代生活的提炼,吴冠中大声疾呼,艺术情感的真诚才是艺术的本质,虚假的、抄袭别人的、离开了具体画面的笔墨等于零。
针对当前社会上“大师”满天飞,“国字号”遍地跑的陋习,吴冠中提出“破除中国画的围墙”之主张。“国画”这个名称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周恩来总理批评过,他当时说:“记得几年前,我们在庆祝齐白石先生的生日宴上,我就说过‘国画’的说法有些不合适,好像‘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好像别的画就不是国画。我是很爱好国画的,但我对国画这说法感到它有独霸思想,我是不赞成的。”
在艺术上求新,在思想上求真,这就是吴冠中。他说:“人到晚年不讲真话,将来一辈子遗憾,永远遗憾。历史上讲了假话的人,一辈子遗憾,到晚年再不讲真话,就没有改正余地了。”
个人的坎坷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系于祖国的命运;“探索”割不断民族的传统;“叛逆”是生存的挣扎,传统的发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草是长在祖国土地上的草,奶也是属于民族和人民,这就是吴冠中的艺术和教育理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