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会给孩子权威感、纪律感、约束感。没有父教的孩子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的机会。”但他同时强调,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亲的合作。
孙云晓说,母亲抱孩子往往会抱得比较紧,而父亲会给孩子很大的空间,这就是天然的差异。所以孩子一给父亲抱就会特兴奋,会往上窜,活动半径就很大。这就是父母的差异,这种差异一直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我想做个好父亲,可我该怎么办?”河北一家通信公司职员赵耀初为人父,如何教育孩子,规划孩子的成长,成了他最拿不准的事。教育孩子的书那么多,不知道该看哪一本,别人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也说不好。
调查显示,40.0%的人表示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是不知怎样教育孩子。
开设父亲学校也许是个好办法。孙云晓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应该学习的。现在全国已经有43万所家长学校。今后应该更有针对性,可以设立专门的父亲学校。现在苏州已经开了家长学校的网校,父教课程也可以网上学习。
“对于男人来说,做父亲也应该是事业的一部分。”今年68岁的蔡笑晚有6个孩子,这已够奇。更奇的是他以当父亲为事业,而且把这个事业做得很精彩。他的孩子,一个是科大硕士,5个是美国博士,每人工作都挺牛。目前,蔡笑晚正在全国各地讲课,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做爸爸。他说:“教育不能靠运气,我的经验并非不可复制。我的三个关键词:早期教育、培养励志、自学能力,都是可以复制的。”
父亲会让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会让女孩更有自立精神
父亲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排在首位的是“以身作则,言行处处做表率”,79.5%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还包括:多跟孩子聊天,跟孩子做朋友(76.6%);多跟孩子相处,和孩子一起玩(66.2%);带孩子去运动锻炼(63.4%);指导教育孩子的礼仪、道德(62.7%);干预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思想(58.7%);带孩子去旅游(48.7%);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43.4%)。
28岁的小薛现在是北京一家公关公司的主管。小的时候他父亲经常出差,被母亲宠多了,就变得有点胆小。“当时还在上幼儿园,有次和爸爸一起走过一条胡同,有两个大孩子在那里玩,我怕他们欺负我,就悄悄躲到父亲的身后。父亲发现了,他就带着我在这个胡同来回走了几十趟。”小薛至今还记得爸爸当时说过的一句话,“一个男人需要勇气和担当”。
调查中,48.8%的人认为现在的男孩子女性化倾向明显,勇敢担当的精神几乎没有;48.5%的人说中国孩子真正缺少的就是男性教育。
杨佴旻的儿子今年10岁,在日本上小学四年级。他也担心儿子性格不够坚强、不够爷们儿。从东京回北京,坐飞机只要3个多小时,但他去年硬是带着儿子在海上坐了3天的轮船,就是想让儿子体验一下漂洋过海和在大海里的感觉。杨佴旻觉得,母亲更多是要“言传”,告诉孩子一些事,而父亲更多在于“身教”,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做法。
对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85.3%的人表示是“让孩子勇敢,有魄力和勇于承担责任”;80.7%的人认为是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85.6%的人认为孩子优秀人格的形成需要父母共同培养;46.6%的人认同父亲在孩子人格培养上的作用比母亲更大。
同时,53.8%的人认为父亲会让男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44.1%的人认为会让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
“父母别无选择地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最早是从父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么做男人,从母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么做女人。”孙云晓说,现在有些母亲经常在孩子面前贬损丈夫“窝囊、没本事”。对于孩子来说,父亲的权威性就没有了,榜样就倒塌了。儿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学习是观察学习。有教育意识的母亲应该在孩子面前尽量维护父亲的形象,引导孩子尊重父亲。相互尊重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报记者 黄冲 韩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