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上啥学校难煞众家长
对于不少阿斯伯格儿童的家长来说,最头痛的就是教育问题。目前广东自闭症孩子受教育一般有三种形式:上特殊教育学校、上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投入、师资、效果等问题,随班就读成了随班混读,学了等于没学;而作为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中转站的自闭症学校,喊了多年却始终不能开班。
2006年8月,叶女士带着6岁的行行参加小学报名面试,当老师发问时,小家伙却怎么也坐不住,一直避开老师的目光,呼喊着找妈妈。当老师试图稳住他时,小家伙大喊大叫最终一溜烟地跑了。“面试规定,如果孩子有攻击性或者其他异常行为,就不适合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所以我们走了。”后来,叶女士辞职,找了许多机构对行行进行培训,但一年后情况仍不见好转。行行还是会突然发脾气喊叫、搞恶作剧,说话断断续续没人能明白。“我真的不知道怎么选择,到底是让他上普通学校,还是让他上特殊学校。” 最后,叶女士还是决定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如果上普通学校,他会被其他同学嘲笑,这对他来说太辛苦了。”
途径一:上民办专业培训机构
问题:费用数十万,普通家庭难支撑
“从3岁到7岁,光花在他身上的钱就已经超过10万元。”在少年宫的阿斯伯格培训班里,小孩的父母们都有这样的辛酸经历。除了少年宫这样公立机构培训班的收费是几百元一个学期外,其他民办培训班的收费一般在每月数千元。
宁宁的妈妈告诉记者,自从3岁发现孩子有自闭症后,她连续4年让孩子培训,培训花费从最开始的2300元/月涨到现在的2800元/月,4年已经花费了10万元。“如果继续培训下去,估计没个几十万搞不定。”宁宁妈妈说。
记者了解到,广州有很多这样的专业培训机构,如广州小天使儿童潜能开发中心、欢乐岛等,每月的培训费约为2500~3000元,而且培训之后更面临小学衔接的问题。
途径二: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问题:老师不大管,教学质量难保证
据了解,目前广州在校残疾学生(包括自闭儿童)中,三分之二的随班就读学生能与正常儿童一起过着学校生活,在普通中小学中,只要是属于学校招生地段的,都会无条件地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已基本做到“零拒绝”,也就是说,不少自闭学生是不会轻易被拒绝的。
而让邹小兵感到痛心的是,现在随班就读成了随班混读,然而家长却懵然不知。在现实的情况下,自闭症学生被称为“编外就读学生”或“地下学生”。学生就读期间学习成绩不列入全班的成绩计算,学生在一定的学习年限后毕业,不发给毕业证书;幸运一点的学生会得到结业证书。很多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是一个包袱。
再就是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严重匮乏。调查发现,目前全省有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竟没有一所配备具有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手段的教师,而接受过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培训的教师也只占随班就读教师总数的13.36%。
途径三:上自闭症康复中心小学
问题:3年前说招生迄今未开班
广州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三年前已向教育部申请开设小学部并获批准,决定在当年的秋季招生,然而从2006年至今却仍没开始招生。
据中心主任樊越波介绍,康复中心建立于2005年,对学龄前自闭儿童进行培训,因为收费低(培训费800元/月)、规模大(可接收约100名),因此吸引了不少家长。然而学位仍供不应求。以康复中心为例,目前在中心参加全日制康复训练的孩子约90人,参加康复训练的有200人。但是在外面排队的就有 600多人。目前中心正在进一步协调,争取今年秋季招生。
自闭儿童异常行为
【不懂看脸色】
阿斯伯格小孩表达方式直接,经常令人目瞪口呆。
一个患阿斯伯格小女孩到老人院看望老奶奶,正在聊天时,她突然问道,老奶奶你什么时候死呢?事实上,小女孩看到老奶奶上了年纪,就简单地想知道老奶奶何时会去世。然而她却不知道这样的问法会让别人伤心。
【我行我素】
阿斯伯格小孩是自我中心的我行我素者。记者在少年宫的培训班里看到,7岁的宁宁很喜欢6岁的女生唐唐,每次见面宁宁总是会大呼唐唐的名字,唐唐走到哪里他都会跟到哪里,高兴时他拥抱、亲吻唐唐,或者是猛烈地飞奔到唐唐身上……上课时,社工们试图把两人分开,可是宁宁却哭着闹别扭。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龙成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