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太高民办高中不堪重负
“2000年,我们学校的高三毕业班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比例超过60%,达线率为96%,录取率100%,高一新生入学分数线是区重点中最高分。”谈起曾经的辉煌,某民办中学一位校长感慨道,随着高中生源锐减、政策变化,民办高中的生存状况“每况愈下”。
该校长解释说,相关部门考虑到要优先保证部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生源,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生源减少受冲击最大的就是民办高中。
“对于招生方面的限制,我们很无奈。”该校长说,按规定,该校高中招生计划数严格控制在50人内,除借读出去的8名学生,只剩下“可怜”的42名学生,分成两个班。校长算了笔账,整个高一年级配备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外语老师共6名,再加生物、化学等科目老师,粗略统计,光每年支付教师工资这笔费用就达40万。
“教师工资支出正好与学生缴纳的学费基本抵消。”该校长坦言,学生少,但相关配套管理却不能少,除工资外,其余的管理费、水电费、教室、基建、办公用品、实验室的设备调试等各项费用,从何而来?入不敷出,一些民办学校只能靠办各种培训项目,填补“漏洞”,或“小学、初中贴补高中”。
此外,相关人士透露说,各种费税使民办学校不堪重负,如对租用闲置校舍或公建配套学校的民办教育机构,一些区县部门以国有资源被占用为由,收取高额租赁费。 “较5年前,民办学校校舍租赁费平均上涨30倍。以前是零租赁,或只需缴纳几十万费用,现在却是上百万元。”相关人士表示,还有一些区县强制要求民办学校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
待遇不稳定教师“回流”多
本学期刚开始,在某民办学校读初一的阳阳转学至一所公办学校读书。她介绍,初中读了一年半,数学老师换了3位。第一位数学老师是一位大学刚毕业的老师,半学期后,家长感觉教学质量不好,要求学校换新老师;第二位数学教师是刚从公办中学退休的老师,上课讲得很细,但因为年龄太大,没有精力管理班级纪律,又被家长联名“轰”下讲台;第三位数学教师是一位中年教师,刚从公办学校引进来,学生们也很喜欢,可刚教了半学期,因为福利待遇问题离开了……目前,本市一些民办学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聘请一些大学刚毕业的老师或返聘一些刚退休的教师任教,可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都让家长不放心。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民办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会高薪聘请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但这些教师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一位民办学校校长坦言,尽管,民办学校的教师工资比同等条件的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高一些,但退休后,公办学校教师可以享受事业单位待遇,而民办学校的教师只能享受企业待遇,退休后的养老金相差一半。像一些公办学校的高级教师,退休后一般每月可拿到3000—4000元,而他们只有2000元不到。一些中青年骨干老师再三权衡后,还是决定再去公办学校应聘。
师资不稳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民办学校老师的奖金和学生成绩挂钩,老师觉得不堪重压。有一位民办学校的老师刚跳槽到另一所公办学校,她坦言,民办学校工资高了很多,但压力也非常大。民办中学规定,老师的工资与所带班学生的成绩挂钩,待遇每年都不一样。带的班好,老师的待遇好;带的班差,老师的待遇就差,甚至会被辞退。每到公布成绩时,也是老师论功行赏的时候。
一位在民办高中工作的张老师抱怨说,过去,因为高收入的“诱惑”使她放弃了公办学校的“铁饭碗”,但这几年,民办学校的优势不再,加上如今公办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已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她的待遇已比同等资力的公办学校教师差了很多,自己确实有些后悔。 “我周围的老师都有后顾之忧,担心未来生活缺乏保障。如有机会,还是愿意回到公办学校做教师。 ”
缺乏政府部门扶持优势不再
“近年来,参加中考的学生越来越少,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各高中的招生计划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民办高中的招生计划,保证公办高中的招生人数。 ”浦东新区一所民办学校的张校长表示,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初中的招生限制不多,主要是高中部的招生限制比较多。
除了招生方面的限制,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学校的“关怀”也较少。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坦言,“每次参加区大型会议或研讨,公办学校的老师之间、和教育局领导之间,都很亲切,而民办学校的老师则很难融入公办学校的圈子。 ”
“在上海,国有或优质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学校在增加,而纯民办教育机构数量在急剧减少。 ”一位长期致力于民办教育发展研究的专家坦言,政府对公办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使公办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远远超过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
这位专家在调查近两年上海公办学校生均事业支出和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发现,在上海,以小学为例,公办的生均公用经费投入已超过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类似现象在初中和高中也一样,造成民办学校的优势不再存在。
“随着一些区县民办高中消失,民办学校在办学体制上改革的作用必将受到影响。 ”方建锋博士坦言,发展民办教育不光是解决政府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推动和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满足人们多元化教育需求,也是办学多元化的尝试。“如果学校消失,就意味着尝试失败,办学体制改革的实验意义不复存在。 ”
不少民办中学校长一致表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迫切需要政府为民办教育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生存空间。
-经验
民办校也有“地段生”
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不足的区域,民办学校也可接收“地段生”。
浦东外高桥地区初中入学人口比较集中,原有公办初中难以全部接收,新区政府委托民办外高桥中学就近接收“地段生”,对民办外高桥中学则按接收学生人数进行相应补贴。浦东新区社发局教育处处长赵连根介绍,新区还规定,凡租赁该区公建配套校舍的民办幼儿园都要签订“购买学位”协议,以方便幼儿就近入园。
普陀投入300万设专项基金
近日,记者从普陀区获悉,区政府在区教育发展基金的收益部分中设立普陀区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08年安排300万元,
据介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下列范围:资助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支持民办学校进行课程改革、教学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特色项目建设等;奖励和表彰为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搭建促进普陀区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建议
调整民办高中招生方法
对于生源减少给民办高中造成的压力,方建锋博士建议政府能否给予民办高中适当的发展规模。例如,在有住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以跨区县招生,尤其是位于区县交界处的民办高中招生,相关区县应允许和支持。也可以考虑由市教委下拨跨区招生的名额,由市教委协调后各区县分配。
“民办高中也应借生源减少的机会进行整合清理。”方博士建议,在招生上,保证最优秀的民办高中每年招生不低于4个班级, 3个年级只有6个班的成本非常高。 “评估工作要提前做好,对级别不达标的民办学校可以进行规模限制。”另外,适当减免学校的租赁费,让学校在经济上缓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