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创下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也被称为进入30年以来最难时期,中央地方纷纷出台措施,拓宽渠道保就业,发放创业贷款,发放就业券,鼓励大学生当村官,措施的背后是救急还是救助?解了燃眉之急,又如何能做到一劳永逸?《新闻1+1》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在我们国家,大学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的过剩,两个数字,一个是600多万,这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数字,然后还有去年没有消化完的100多万,相加也就是说将近七百八万的大学生在等待着职位。那么面对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怎么办?学校应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怎么办?社会应该怎么办?政府又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演播室特别请到了一位特约观察员,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请王先生过一会儿为我们评析这些话题。首先我们还是一起来感受一下大学毕业生即将面临的就业之争。
(播放短片)
解说:
这是广东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首场供需见面会的现场,在暨南大学的足球场上,拿着简历的学生绕着球场足足围了三圈,他们排着队等着领取的是数量有限的招聘会门票,连门票都如此抢手,可以想见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了。
记者:
你觉得适合自己的岗位多吗?
彭剑峰(求职大学生):
不多。
王博文(求职大学生):
相对来说有一些压力吧感觉。
解说:
从去年11月22号起,广东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正式拉开大幕,并将一直持续到今年6月30号,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44个场次也创造了历年之最。
第一天在暨南大学田径场举行的四大国有银行专场共有1.4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到场争抢1200个岗位。第二天,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的银行证券保险专场,共有1.5万名学生竞争1500个岗位。第三天的外语外贸和营销管理专场,1.4万人涌入现场,争抢1300个饭碗。
不仅在广东,北京、重庆、浙江等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异常火爆的招聘场景。
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未就业480万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表示,2009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
广东一家企业计划招聘15名卖猪肉的员工,竟然有1500名研究生投送简历,展开竞聘。最终脱颖而出的35人全都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无独有偶,在西南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一家环保公司开出十万年薪招聘大学生做清淘化粪池业务员,也有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虽然往年也出现过大学生卖肉这样的新闻个例,但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有如此多数量的毕业生竞聘这些职位,还是引发了很多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有人说这表明了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更多的人则看到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的一种现实选择。
实际上,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早就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除了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有关政策之外,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就业问题摆到了突出位置。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从几年前开始,就业难就成了很多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的课题。金融风暴让就业难的现实更加严峻。在压力之下,这道难题需要每个应届毕业生、学校、企业,甚至全社会来共同解答。
小标题:大学生并不多
主持人:
您看王先生,这是一个不等式,因为找工作的人比往年要多得多,但是工作岗位,由于金融风暴引起的实体经济的影响比往年要少得多,这种不等式是不是就意味着,如果做出推理的话,就一定意味着今年的大学生会有相当多找不到工作?
王旭明(特邀观察员):
有这个可能,其实这也不是今年的新问题,我看到《中国青年报》最近披露的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的调查,说大学生就业难难倒全世界,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们中国特殊的情况下,又加上今年金融危机这样一种背景,特别是今年毕业生你也知道达到610万人,确实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主持人:
今年有一个外因,就是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不景气,如果刨除这个外因的话,600多万毕业生,市场能不能消化?
王旭明:
我认为就从我们国家对大学生的需求来说是能消化的。
主持人:
什么意思呢?
王旭明:
因为我们国家并不是说大学生多了,多到了岗位已经不足以容纳下他们的工作了。
主持人:
既然您这么说了,刚才我在一开始说了,2008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消化,一直压到今年,既然我们的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我们有这么多的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什么还会积压出这么多的大学生?
王旭明:
这里面就是很复杂的原因了,不是一个或者两个问题,有用人单位的问题,有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有学校培养的问题,还有评价机制的问题等等等等。
主持人:
您刚才说按道理是应当消化的,但如果说刨除这样的因素,我们不存在经济不景气的因素,我们的市场就能消化这600多万,然后再加上去年的100多万吗?
王旭明:
实际上您问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大学生究竟是多了还是不够?
主持人:
所以我就想问这个问题,因为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即将进入到未富先老,因为我们国家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然后对于青年劳动力急需,这种情况下,这么多受过教育的大学生,几百万,这是我们多大的资源,为什么现在反而把他当成包袱来看?
王旭明:
这个病也需要,如果比喻的话,一副中草药得配上很多味的中草药才能来治,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我觉得我们国家大学生不是多了,是远远不够。第二个,远远不够,你刚才说了,剩下这么多,怎么找不到工作?150万,或者今年610万,这么困难,而且还年年困难,这里有很多原因,比方说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我刚才举个例,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和你上学时的大学生,你上学的时候是大学生,我上学的时候也是大学生,是不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