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清晨,高三的同学正在晨读。在这次四川特大地震中,绵阳市北川中学几乎被夷为平地,学校幸存下来的师生已被临时安置在四川绵阳长虹培训中心,学生已在帐篷教室、临时活动房内恢复上课。 中新社发 蒲滔 摄
|
5月24日清晨,高三的同学正在晨读。在这次四川特大地震中,绵阳市北川中学几乎被夷为平地,学校幸存下来的师生已被临时安置在四川绵阳长虹培训中心,学生已在帐篷教室、临时活动房内恢复上课。 中新社发 蒲滔 摄
|
12天前的汶川大地震,北川中学两栋教学楼垮塌。5月14日,幸存下来的北川中学1300多名学生,在绵阳市长虹职工培训中心安家落户。5月24日,记者随团四川省委、四川省青年联合会的志愿者,以及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的专家,赶往已经复课的北川中学。
中午1时,走进学校大门,远远地看到操场上整齐的军用帐篷,安静的校园里,许多学生正在各自的帐篷里午休。水池边,高二年级的学生刘芳芳、刘懿在洗头,她们互相为对方头上淋水,然后擦干、梳理。
在一个帐篷旁边,学生们围住四川省青联副主席、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双向飞碟项目冠军张山。去年,张山曾经到北川中学参观,许多学生见过她。人群中,一个学生拿着笔,扯着自己的衣服走到张山面前,张山微笑着在他的衣服上签名。随后,同学们一拥而上请张山签名。这时候,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们一样,也是“追星族”。
在高一年级的帐篷里,高一1班的唐忆洋、张露、熊恬恬等十几位同学正在看书。
“你们在看什么书呢?”
“英语。”
“英语可是工具,说两句来听听呢?”
“哈哈,才不说呢,我们考你个问题,强调句型有哪几种呢?”
张露告诉记者,这十几天,她最担心的是家里人的情况,最希望的是早一点上课。交谈中,有的同学不时地笑笑,有的同学坐在角落静静地看书。
突然,记者感觉脚下的大地微微晃动,余震来了。帐篷里的孩子们都猛地抬起头,互相张望,又将眼神转到记者身上。
由于路途中接受过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的培训,记者保持镇定,看着一个学生,高声问道:“你告诉我,英语里表示强调的有哪几种句型呢?”同学们一起帮着回答,十几秒钟后,余震过去,大家又恢复了平静。
记者环顾帐篷四周,在角落里看到了大家堆放整齐的餐盘。熊恬恬告诉记者,食堂就是遮阳伞下的一块阴凉地,她中午吃的黄瓜肉片、红烧南瓜、炝炒白菜和米饭,“吃得肚子挺饱的。”
走出帐篷,记者看到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童俊正和一个学生聊着。这名学生还不能摆脱地震灾害的阴影,“总是感觉天摇地晃”。
“我要是你,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是非常正常的。经历过地震后,75%的人都会感觉心里不踏实,但两个月以后,绝大部分人都会自然恢复。我们经受的是一场我们无法左右的自然灾害。灾害过去了,一切都已经平息,我们该做的还是和以前一样。”童俊教授说。
十几分钟的对话结束后,那位同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小声对记者说,“她确实很懂我们,我心里想的,她都说了。我感觉她的话有道理。”
北川中学高中部的蹇绍琪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天一次余震的时候,高三年级在二楼上课,一些同学呼喊着向楼下跑,两个同学从二楼跳了下去,受了轻伤。“一些学生存在心理阴影,还没从灾难中缓过来,需要继续帮助。”蹇老师说。
走进高一年级刘怡雪的帐篷,记者看到了她写的一段自勉:我们失去了童年嬉戏的家乡,失去了学习、生活的家园,失去了最敬爱的亲人,还有许多风雨同舟的老师。我们是地震幸存下来的孩子,生活在继续,日子还要过呀!阴影不可能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环绕。
刘怡雪告诉记者,今后她想考到四川大学,学更多的知识,见更多的世面。
走出帐篷,记者来到教学楼前的空地上,这里挂着温家宝总理来慰问时说的一句话:“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闵捷 董伟 白皓)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