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东平
如何保证改革的公平?
本报记者:对于高考改革步子的快慢问题,是不是一直有些争议,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
杨:从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看,他们更为稳健一些,总是强调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众口难调,每一项具体的改革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的态度在我看来过于谨慎,有不同的声音是自然的,因为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但是不能因为有不同声音就停滞不前,可以通过公开讨论,征集方案,通过改革在前进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止步不前。
本报记者:这次推出的这个改革基本方案,是否是一个制度设计方面的尝试?
杨:大家对高考附加的东西太多了,高考本来就是个单一的制度,全社会重视的程度越高,其所附加的东西越多,青少年和家长的压力就越大,呼吁改革就是要恢复它的本身,它就是一个学校的选拔制度。现在,高考的供求关系已经非常宽松,如果我们的制度设计比较好,可以进一步降低一次性高考给人们的阴影,如果有更多的机会,就会改善一考定终身的情况,确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淡化它的社会效应。
本报记者:在您的方案中有很多改革制度,涉及到许多人为的因素,这样的改革会让许多人产生担心,如何能够保证改革的公平?
杨:公平是高考第一位的价值,还有其他的价值,比如,增强选拔的有效性,一个选拔尺度可以适用不同的人才。公平的选拔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际关系的介入,这样容易出现不公平的情况,我们的改革方案中还有许多不涉及人际关系介入的。
大家对公平最担心的可能是综合素质评价、自主评价、免试招生等等,但是改革方案中还有一些和这些无关,而且更容易实行。
比如,考试科目的改革,我们设计把试卷从两套改为多套,它的针对性更强,这样也可以解放很多人,实际上还是有很多非常便捷有效的措施可以做,综合评价那些可以稍后进行。
素质评价是我们的目标模式,毫无疑问也是理想模式,但要在中国实现素质评价非常困难。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主要能做的还是积累经验,尤其是通过中考积累这方面经验。
我个人认为这是所有高考改革中最后才加以考虑的一项。在中国现有的道德环境下,简单施行素质评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但作为理想状态而言,素质评价显然又是合理的。要具体落实到操作层面,就要等到中国诚信环境、道德环境非常完善的时候,需要多少年谁也不知道,这也是改革最难的部分。
本报记者:现在还处于改革酝酿阶段?
杨:这些年来,我们也在进行零碎的调整和改善,但是并没有提出一个整体的改革方案,或者缺乏一个清晰的目标模式,但我们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应该有一个目标模式,我们不要求一天达到,可以用10年、15年进行,但是有和没有是不一样的,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就知道一步步去接近目标,但是如果没有,那就是有了就改,没有了不想改。
本报记者:中国的改革模式您觉得可能会是什么样的模式?
杨:我们的方案里提到了这个目标模式,这个目标,我想所有的人,包括官方的和民间的,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所见略同,那就是美国的模式,就是统一的学习能力考试加上高考自主招生,因为中国那么大的人口基数,那么多考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考试是不可取的,高考可以选择,就像美国高校,要求某一个统一的考试达到某一个程度就够了,有的学科有特别要求的可以增加考试的门类,各个学校可以提出不同的考试要求。
教育部:
高考改革可能有多个备选方案
针对首份高调出炉的民间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社会人士和民间努力探索高考改革的精神“值得称道”。但高考制度是涉及千万人、全国性的、影响面非常大的考试,有些建议从一时、一地或一人的角度出发是好的,但放到全国的范围来看未必行得通。
据了解,近年来教育部组织有关机构正在开展高考制度改革的调研,“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这位发言人表示,教育部将结合各方人士的不同意见综合比较,不断推进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方案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目前,备受社会关注的医疗改革已出现了8套备选方案。部分参与民间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研讨的专家表示,高考改革以及教育改革应借鉴医疗改革的方式,同时面向社会公布多份改革方案,邀请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对此,教育部发言人表示,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有各自的特点,高考制度改革是通过自下而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来进行,在讨论阶段,高考改革不排除包括网上征集等多种方式征求民意,也不排除同时提供多个方案由社会各界讨论的可能。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认为,完全以分数录取学生,一方面造成了公平竞争越来越激烈,只考虑高考成绩,学生的社会服务、领导能力等等方面没得到综合考虑;但如果除了分数,要把学生的其他方面作为录取标准,又会出现真实性、可信度等问题。
网友质疑
提防投机者钻空子
在杨东平的博客上,许多留言的网友表达了对其方案的质疑。
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当今国情下,没有比此更好的办法。对一些已初露锋芒的特殊人才可以采取特殊的选拔方式,但一定以实力为基础,并提防投机者。
(网友“zengzhaoyang76”)
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否则,又会导致新的不公平。我曾经当过中学教师,保送生制度就让腐败钻空子——校长的子女要是成绩不好,保送就给了他们的子女。 (网友“田杨”)
关于杨东平
1949年出生。“自然之友”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节目指导。
7月18日,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院最新研究成果——《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据悉,这份出自民间研究团体之手的方案是目前公开亮相的第一份具有完整框架的高考改革方案。
方案的提出者杨东平表示,在方案公布的第二天就将它报送了教育部,而有消息称,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也曾经表示,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 (记者 赵琳琳)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