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七中学的文科女生黄珊考了637分,是全校第一名。除了高考,她还参加过中山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香港大学面试、香港浸会大学面试。她总结:“香港大学的面试氛围最轻松,但也最考验人的水平;香港浸会大学的面试非常专业,针对个人的条件、兴趣、志愿展开。我感觉中山大学的面试正在向香港高校看齐。”
“我觉得,香港大学的面试并不是看你答案对错的。”黄珊那一组的面试考题是“中药好还是西药好”。“有个同学首先提出,不能说哪一个更好,只能说各有所长。接下来同学们也都顺着比较客观的思路来展开观点。”在此过程中,两位考官“冷眼旁观”,不加评论、不打断发言,只是控制自由讨论的时间在20分钟以内。
最后,黄珊成为组里唯一入围港大候补名单的人。“我觉得港大看重这么几点:学生的礼仪即对别人是否尊重、英语口语的流利程度、参与集体讨论的态度是否积极、观点是否深入、论述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等。最后让老师满意的肯定是综合实力好的学生。”黄珊说,港大是两个考官面对7个考生,气氛比较轻松,但“真是考水平”。
同为港校,香港浸会大学的面试风格就截然不同。“两个考官面对两个学生。考官问我,你的高考分数在内地可以上哪个档次的学校?你对你报的工商管理专业有何认识及理解?工商管理专业类,经济学方向和金融方向有什么不同?”黄珊认为浸会大学的面试相当“专业”。
“而中山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则是我第一次参加类似的面试。”中大的面试是3个考官对一个学生,气氛难免有点紧张。形式倒是跟港大类似,也是就开放性的问题自由发表意见。
如今,黄珊选择参加内地统招录取,正在等候结果。她说,不管最后上了哪所大学,面试的过程都给她极大的锻炼。“毕竟,平时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黄茜)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