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有关官员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今后高考制度将加入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所谓学业水平测试,是指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而综合评价就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考“唯分是取”的弊病,多少年来,人们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与笔墨,话题“老”到几乎使人麻木的程度。然而,高考实在是事关重大,备受关注,任何有关改革的“风吹草动”,都会引来热议与期望。这一次教育部官员的发言,自然也不例外。根据媒体记者的观察,新课改高考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说法,甫一出现,迅即引起多方评论。
从改革的本意上看,在高考录取的单一的分数标准中,加入平时的学业状况和综合素质评定,自然可以更好地考核学生的真实素质和能力,增加录取考核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如果此番措施的政策意图能够实现,“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当能获得根本的改观。但好的意愿并不一定意味着好的结果。“一考定终身”有望改变的期待,并不只是今日的新闻。在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时候,我们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在有些地方试行高考改革的时候,我们也看到过类似的愿景;甚至在最近,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蔡伟成为复旦大学博士生的新闻出来时,拓宽高考考录标准的声音也隐约有闻。我们热切希望,这次可以实实在在地将改变推进。
高考是根指挥棒。这个耳熟能详的比喻,凸显的就是高考作为一种选拔制度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当代中国社会,这种影响力具有深厚而独特的社会基础。作为促进“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教育在改变人生命运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等教育在实现“精英流动”上的作用更无可替代。其中,高考就是关节中的关节。在高度浓重的社会期望之下,按分数高低录取的高考,虽不免引发应试教育的毛病,但其出类拔萃的公正与客观,还是使它实现了基本的制度功能,并赢得人们的信任。因而,考录标准的多元化,会不会伤及高考制度的公正性,成为改革措施能否成功的基本前提。若措施有害公正,则改革必败。钟一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