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进教材:引导还是纵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网游进教材:引导还是纵容?
2009年05月05日 09: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通过媒体呼吁,有关“摩尔庄园”游戏被收录进武汉市小学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长江商报》5月4日)

  2006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小学生上网人数已经达到3000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会玩网络游戏。面对如此庞大的小学生网民,想靠“堵”来隔离网络游戏对小学生的诱惑,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必要谈“网络游戏”就色变,不正视问题,采取逃避问题的方法,无助于解决问题。

  陶教授认为网络游戏进教材,就会让学生成瘾的比例迅速上升,这样的观点没有数据支撑,逻辑上把正确引导网络游戏和催生网瘾混为一谈,否定了教育对儿童玩网络游戏的正面引导作用,属于“想当然”的看法。如同上世纪80年代初,教育工作者谈“性教育”、“生理教育”便色变一般,以为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沉迷于“色情”而不能自拔,但事实否定了这种“想当然”的观点。有关专家在研究青少年性犯罪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共通之处是,他们都缺乏了解正确的性知识的渠道。”

  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这点孩子可能认识不到,但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而不能片面地把网络游戏当作恶魔。小学生正处于喜爱游戏的年龄,游戏是孩子的权利,虽然我国对中小学生上网吧有严格限制,但并没有否定其在教师和家长引导下,选择健康网络游戏进行娱乐。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教育部门在充分认识到“ 禁果效应”和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情况下,制定了网络游戏分级标准,比如“EC”级就属于“适合三岁以上的儿童,不包括任何可能引起家长反感的内容”这类网络游戏。

  其实,很多网瘾少年正是因为得不到有效引导,才会走上成瘾之路。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引导,而不在于“隔离”。对于网络游戏进小学教材,我们要肯定其属于正面引导,而不是纵容,但在做法上,还有许多改进余地。比如,在网络游戏的选择上,是否远离了暴力,是否能体现团队互助协作的精神?在引导孩子认识这个网络游戏的同时,是否还强调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这些,才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建设性问题。欧木华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