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学术不端:人防为体,技防为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治理学术不端:人防为体,技防为用
2009年04月24日 14:03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羊城晚报》报道,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高校近日纷纷引进“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反剽窃软件,可以用于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校方希望藉此来有效地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而一些老师和学生则质疑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引发了一场争论。

  技术进步从来都是双刃剑。学术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省却了研究者的翻检之劳,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毫无疑问,也使学术不端者的造假机会大大增加,造假水平大大提高,造假成本大大降低,为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推波助澜。学术不端者的技术水平提高了,防范学术不端的技术条件也要跟上。好比强盗都已经用上了AK47,警察还拿着青龙偃月刀,社会治安非出大乱子不可。因此,要净化学术环境,“技防”也要跟上。既然学术不端者利用了计算机技术,那么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也应该针锋相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事实上,类似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软件,在国外多早有应用,尽管也伴随着争议,但还是被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所认可,应用此类软件防范学术不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但有一点必须清楚,尽管国外此类反剽窃软件更为有效地净化了学术空气,但却不可反过来得出结论说,国外良好的学术研究风气完全得益于反剽窃软件的运用。显然,学术共同体的自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严厉的惩罚机制,才是造就国外干净学术环境的根本因素。有了如此强大的“人防”体系,“技防”才能更显神通。

  而眼下国内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恰恰是“人防”系统,也就是治理学术不端的基本制度出了问题。行政部门对科研院所的评价体系,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都过分功利化,是造成大面积学术造做假的根本原因。而对于已经披露出来的学术不端行为,涉事单位的调查和处理多是遮遮掩掩,欲盖弥彰。由此可见,要净化国内的学术环境,一些技术手段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完善“人防”,也就是从制度改革着手,否则,再多的“技防”,也难免重复淮橘为枳的故事。

  遗憾的是,我们几乎看不到新疆这些高校有完善“人防”举措。地球人都知道,教师群体是学术造假的始作俑者,这些高校却拿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开刀,如此这般 “不打老虎,只打苍蝇”,不免让人怀疑这样防范学术不端的诚意和决心,让人感觉到制度改革的希望仍然非常渺茫,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前景更是疑虑重重。周 云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