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游进教材引发的思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评论:网游进教材引发的思考
2009年04月02日 09: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近,一款网络游戏获得了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肯定,纳入武汉小学教材范围,走进了部分小学课堂。有网友认为这是网络时代的教育进步,与时俱进;也有人认为小学生自制力不强,推荐游戏给孩子们可能有负面影响。教材编写者反问,”难道不写入教材,孩子就不玩游戏吗?”他认为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推荐好游戏要好过孩子们自己去找坏游戏。(4月1日《金羊网》)

  与京剧进课本、入教室反复斟酌、多方论证相比,网游入编教材要简单得多、快捷得多。但如果这样的便捷不建立在实践检验、多方利益博弈的基础上,这样的决议与拍脑袋、一家之言的决策并没有什么两样。

  教材编写者面对公众的质疑给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回应,“难道不写入教材,孩子就不玩游戏吗?”这样的反问看似很有力,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不写入教材,固然不能禁止孩子玩游戏,但写入教材就可以控制孩子玩游戏吗?

  不过,对此相关部门还是积极回应了,“网游这两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论坛注册和交流方法,学会上网的基本功,这些功夫日后也是上网的必备,现在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学生论坛注册和交流的方式、方法很多,但为何偏偏要选择网游呢?再说,现在没有论坛注册和交流的能力,将来上网会无所适从,成 “网盲”吗?

  虽然,针对网游入编教材的做法,尚无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让公众欣然接受。而问题的关键倒不是理由给得充不充分,而是教材编写机制是否经受多方考量,譬如教材入编有无科学论证、阳光程序、多方利益充分博弈。

  就教材选用看,网游教材肯定有市场,可能受到学生热捧,但实用的、受欢迎的未必就是合理的、科学的,到底可行不可行,不能光听专家的,这有待实践的反复论证。如果实践不予认可,这就是占有稀缺的教学资源,不仅浪费资源、耗费钱财,而且还牺牲学生的宝贵时光,甚至助长不良习气。

  事实上,不光网游教材如此,当下教材编写机制普遍存在泥沙俱下的现象。新课程的本意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但现实是,越改课程越多,教材堆得越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材编写把关不严。新教材铺天盖地、但别字病句俯拾皆是。结果编者如云如织,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到头来教师无所适从,焦头烂额;学生苦不堪言,心力憔悴。

  网游进教材提醒职能部门完善教材编写机制,规范教材编写市场,反复论证、公开程序、多方利益博弈等都不失是好的应对之策。杨红兵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