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报载,某地一所高校抓就业率出“奇招”,要点是“把推荐学生就业数与晋职评优‘挂硬钩’”。如果大家都靠关系,哪还有什么招聘和用人的公平和公正?在本已较乱的人才市场,在以校取人、以貌取人盛行的同时,如果又加上以关系取人,这实在不是“高招”,更不是“正招”
近日报载,某地一所高校抓就业率出“奇招”,要点是“把推荐学生就业数与晋职评优‘挂硬钩’”。且看它出台的新规:“要求422名副教授及副处长以上教师和干部,至少利用自身资源关系推荐2-3名学生就业,9月实名张榜公布推荐数字,且与职务晋升、年终考评、教学课时‘挂硬钩’。”对此“奇招”,读后真不知说什么是好。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使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都面对巨大压力。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积极措施,从支持大学生创业,到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以及尽可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可以说把大学生就业当成了政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挖掘潜力,增加岗位。学校更是把学生就业作为自身的一大要务,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层层抓就业率的落实。某地高校的“奇招”,出发点也正是抓就业率的落实,应该说本无可厚非。只是“奇招”中给老师们定下量化指标,并和职务晋升等“挂硬钩”,这实在不敢苟同。
就业工程需多方配合 决不能来个“挂硬钩”
当前,给各种考核评审定量化指标已蔚然成为我国高校的普遍风气。教学有课时数规定,科研更有各种量化要求,包括每年需发表多少篇文章,几年中必须有什么项目和获奖成果,而且论文发表的刊物分高低档次,项目和获奖有不同级别;再加上多少博士点、硕士点,多少重点学科、研究基地,以及学校、学科五花八门的“排名”,把本应该沉潜于学术研究、专注于人才培养的大学和大学教师搞得急功近利,浮躁无比,大家苦不堪言。在这种形势下,再出台抓就业率的硬指标,每个老师至少要推荐多少名学生就业,并且和晋职评优“挂硬钩”,那真要高校教师三头六臂、神通广大才行。
其实,大学生就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行,决不是来个“挂硬钩”,把压力分解给每个教师就能解决。首先,它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是所谓“大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形势”严峻,当然更需要我们努力,现在政府采取的种种积极措施,无不是围绕此根本问题展开的;其次,要依靠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因为就业毕竟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多挖潜力,多增岗位;同时,有待高等教育规模的合理调控——高等教育规模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都会引发问题,应调控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之内。
头疼医头不能解决问题 教育体制需要动大手术
从学校方面讲,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这些年来,高校增设了大量的新专业,一些新专业貌似针对需求,其实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颇多问题,而且这些热门新专业大家蜂拥而上,重复设置十分严重。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兴奋点在博士点、重点学科、研究基地数量以及学校、学科的“排名”上,真正在本科生教学质量上下工夫的不多,对如何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没有太多的招数。教师则为科研的量化指标困扰,跟着上面评价体系的指挥棒转个不停,真正在学生培养方面花心思的也不多。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天认真总结和反思,并在教育体制和管理上动大手术。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就业问题出些所谓“奇招”,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备德、智、体、美多方面的素养。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存在的,关键是你准备好了没有。要明白在高等教育已趋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自己面对和解决走向社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细想起来,类似某地高校抓就业率的“奇招”,不仅算不得“高招”,而且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不是说每个副教授及副处长以上的教师和干部“至少利用自身资源关系推荐2-3名学生就业”,而且还要“实名张榜公布”吗?这里“利用自身资源关系”一语就颇可商榷。如果大家都这样搞,岂不是公开比拼哪个教师和干部资源多、关系铁吗?岂不是公然提倡学校靠关系推荐人、用人单位看关系接受人吗?大家都靠关系,哪还有什么招聘和用人的公平和公正?在本已较乱的人才市场,在以校取人、以貌取人盛行的同时,如果又加上以关系取人,这实在不是“高招”,更不是“正招”。 (孙逊 作者为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