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温州某高校一个班级的学生,自发组织举办了一场校园“相亲派对”,有近200名大学生集体相亲。这也是温州高校学生发起的首次公开大型相亲活动。此活动引起多方争论。有不少家长担心,这类活动是高调鼓励大学生恋爱,而学生的主业应是学习。
(3月16日《浙江日报》)
从年龄上来说,大学生基本上都过了18岁,应算作成人了。他们有谈情说爱的需要,实际上也有这个“权利”。顺应时代要求,由最熟悉自己的大学生们给自己张罗“情事”,我们不必过分担心。
大学生要不要谈恋爱?该不该谈恋爱?多年来争议不断。我觉得,在大学生恋爱问题上,不能谈性色变,更不能谈情色变。虽然学习是他们的主业,但任何一个高校,都不可能学业满到让大学生喘不过气,无暇顾及个人感情事宜。
事实上,比起让“空虚”、“寂寞”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交友,和不熟悉、不了解的陌生人相约相见相会,上当受骗,相对更熟悉、更了解、更单纯,也更容易谈得拢的“校园派对”显然只会更有利。只要在不影响学业,不伤风败俗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对校园“相亲派对”网开一面,放爱一条生路。
当然,作为家长,反对孩子“相亲派对”甚至恋爱也完全可以理解。说是怕影响学业,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怕吃亏上当。但孩子要长大,爱的 “坎”一定要迈,该跌的跤也一定要跌。作为父母,同样也得学会撒手,绝不能干涉孩子到永远。前不久,有个成都母亲,为待字闺中的34岁博士女儿四处散发“ 寻婿”启事、逢人便给“自责信”、“自责名片”,就是极端的例子。家教太严,一味干涉孩子恋爱,有可能最终害了孩子。作为家长,应该学会让鸟儿自己去飞,在孩子们普遍早熟、成熟的今天,大学恋爱并不见得太早。也许今天的风雨正是对他们能力的适宜历练,这时付出的“爱的代价”比起日后的,恐怕会少得多,小得多! □谷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