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经过多轮修改的新医改方案将于“两会”后对外公布,其中大学生被纳入医保是一大亮点。据了解,目前多数高校里计划内招收的大学生享受公费医疗,扩招生则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方案最终版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这意味着今后大学生得自己缴费,不再享受公费医疗的“好处”(本报今日A2版)。
在网上跟帖中,不少在读或往届的大学生都说,以往看病都是到校外社会医疗机构,并不知道“大学生享受公费医疗”这回事。还有的大学生坦言,虽然知道有公费医疗,但是在校医院看病,只能看最小、最常见的病,医生也是用最简单的诊疗,用最低廉的药物。这样的公费医疗,事实上和“无费医疗”差不多。
这一次,借助新医改方案的东风,大学生被纳入了医保范围。大学生的保障水平因此而提高了很多,没必要过多地扛病;高校也减轻了负担,不必为用药、转院而斤斤计较。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从保险费用的角度看,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自己缴费”的额度是多少,一些经济条件不好且自恃身体不错的大学生,恐怕又会因缴费负担,对纳入医保有所抵触。
如果我们承认医疗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那么也应该考虑如何解决大学生纳入医保后的这些新问题。我个人认为,纳入医保,只意味着保障平台的由小变大,而不是政府撒手不管的理由。因此,缴费政策也要有必要的灵活性。具体来说,一是缴费标准应该多种多样,让学子们有着充分的选择余地;二是政府要在不低于以往“大学生公费医疗”投入的前提下,将这部分钱以医保补助金的方式,补给家庭困难的大学生,以保障其基本医疗的需要。 (北京 马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