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高中文理科目,分,还是不分?这是一个问题。
我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高中文理分科是一个存在即合理的现实。
最近许多人都谈道,高中之所以文理分科,主要是由于高考是文理分科考试。确实,有考试就会有备考,只要高考分文理不同科目,高中文理分科是很自然的事。那么,问题的关键便成为高考要不要分科的问题了。
自从清末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后,直至民国时期,各高校多数时候单独招考,不同高校的考试科目略有不同,或者文理兼考,或文、法、商院系与理、工、医、农院系对史地、理化的考试要求难易和范围不同。建国后,自1952年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从来都是文理分科考试的。例如,1953年至1954年,报考理、工、卫生、农、林学科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常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7门,报考文、政法、财经、体育、艺术学科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常识、历史、地理、外语5门。此后,一直到1965年,高考都是文理分科考试,只是考试科目略有变化。
经过11年的中断之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32年,基本上都是文理分科招考。只有前几年,部分省区在“3+X”科目改革中试行了“3+大综合+1”的科目设置方案,其中的“大综合”包含政、史、地、理、化、生6个科目,实际上是文理不分科。实行的结果是加重了许多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各方面的反对之下,试行的省份纷纷改为启用“3+文综/理综”的模式,也就是“小综合”模式。可以这么说,文理不分科是已经被试验过而进行不下去的改革。为什么实际上代表全面培养教育理念的“大综合”会无疾而终?为什么代表特长培养的“小综合”会被广泛采用?很值得我们现在讨论文理分科时认真思考。
不同人的学习兴趣有所差异,有的人喜欢文史,有的人偏好理化,当然也有文理各科都很全面的学生。不过,现实中多数人还是有一定偏向的。一方面,人们经常津津乐道当年钱钟书数学只考15分、吴晗数学只考6分,却被破格录取进清华大学外文系和历史系,强调要关心偏才、考出个性;另一方面,却又要求所有学生要文理不分科,最好各科全面发展、样样都行。实际上,选拔专才与全面考核往往是无法同时兼顾的两难问题。
过去所有省市区都实行高中会考,现在大部分也还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而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要考所有9门科目。因此,高中文科班学生并不是对理科知识一无所知,理科班学生也对历史地理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当然,只要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仅仅是“软挂钩”,多数人重视的还是文理分科的高考。其实,大学实行过窄的专业教育,造成学生知识的偏狭,问题并不亚于高中文理分科。如果在大学注重进行通识教育,规定所有学生必须跨学科门类修习一定的课程,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高中文理分科的缺陷。
高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制订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改革的设想和政策的出台不仅要符合教育原理,还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理论上正确不一定是可行的,只有可行的才是有效的。在充分顾及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如果确实要试行高考文理不分科,也要使报考文科和理科院系的考生,在史地与理化科目的分量与难度上有所区别。而且一定要进行改革试点,试点结束后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反馈、总结、论证过程,根据总结结果再来讨论能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