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2月18日本版今日快评《北京今年可否扩招走读生》的文章,觉得这是一篇思维开阔又具可操作性的佳作。作者心系全局、关爱即将到来高考考生的心情跃然纸上;大学多进一个学生,全社会4年内减少一个就业人员。四年之后,全球经济好转,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些孩子就业比较容易了。
作者在文中明确指出:“以北京的大学之多,一个大学多收百八十人,一个系多招几个人,教室挤一挤,应当不是问题……当年林乎加同志当北京市长时,北京招了一批走读生,这些人大学毕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与非走读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一直在北京高校工作,非常同意上述说法。1978年(林乎加当市长时)我们北京师范学院(现在的首都师范大学)与宣武区合作,办了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招了几百名走读生,他们很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刻苦学习,毕业后都成了北京市有用之材。
目前,北京市扩招走读生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已经大大优于1978年。1978年时,北京人口多、道路窄,交通十分不便,学生们一律骑自行车上学,很艰苦。现在北京凭借奥运会,首都的道路与交通设施大大改善,招走读生,正好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
《北京今年可否扩招走读生》一文的作者原想建议教育部在全国扩招走读生,后来他想想难度大,故改为只建议在北京市实行。其实他原来的想法很好,有难度但并不大,至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的上海、武汉、天津、西安、南京、成都等地,是完全可以扩招走读生的。
说话要有人听,文章要有人看,听后看毕要有反应。因此,我写这篇短文呼应一下。呼应的人多了,更能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作者撰文的本意。陈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