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说:近十年的高等教育“大跃进”需要一个“整顿”期,到2007年,中国大学在校生已达2700万,世界第一;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有365所,而美国只有253所。这种“繁荣”伴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他提出废除自学考试、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让成人教育回归职业教育等十条意见。(见南方网2月27日)中国大学的确需要一个调整期,或者叫大学的“压锭”,减少大学的“产能”,是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方法。
中国大学教育水平本身没有“质的飞跃”,倒是有了“量的爆发”,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日有媒体报道,教育部为解决高校生就业难,拟在应届生中招收MBA,虽然教育部予以否认,但华东理工大学、复旦、交大等高校仍会招收应届生。从“期货”角度看,这绝对是“看跌 ”信号,意味已经颁出的MBA学位正在缩水,正如大学毕业证正在缩水。
最近这种“良方”还真不少,地方两会期间,就有人建议设立了“学士后” 来缓解就业压力,遭到网友无情的揶揄:学士找不到工作,可以读硕士;硕士再找不到,可以读博士;博士再找不到,可以读博士后;之后还可以读“壮士”、“圣斗士”……直到“烈士”,那时就没有就业问题了。
从宏观上说,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性过剩”,即大学“生产”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这不是大学生调整求职心态、专业接轨职业、取消户籍限制等微观层面可以扭转的。有人或许会说,中国整体而言教育水平还是落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还是很低的,所以应坚持“扩招”。且不提近年高教的“普及化”兑了多少水分,客观现实是,正如几年前郎咸平就提出的,中国产业形态落后,跟美国无法比,一下子根本无法吸收如此多的大学生。
有些专家想当然地认为,高学历可以“缓解”就业压力。然而大学扩招目的就是,为了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结果呢?原本是中学生就业难,变成大学生就业难!用几千万的大学毕业生的青春诠释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现在如果再扩招MBA、博士,乃至“圣斗士”、“烈士”,无非就是“缓解”矛盾,或者说把矛盾的爆发往后拖而已,到时“圣斗士”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会进一步提高,更没有足够的岗位提供,所以这会让问题更难解决!
“高攀学历”不成,那么“低就”呢?《新华每日电讯》17日刊载《大学生如何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一文,称大学生不要一毕业就想当白领,要从基层做起,当一线普通工人,只要“不挑不拣”就有工作岗位。首先大学生付出很大的教育成本,他们理所当然觉得自己有一份优于未受大学教育者的工作;其次,如果大学生去从事根本不需要大学教育就可以胜任的“普通工人”的职位,那是去抢了中专生,乃至农民工的工作机会。
既然就业难源于大学“产能过剩”,那就“压锭”! 1990年代中国棉纺织行业曾出现过产能过剩,利润下降情况,通过收缩产能,1997年起三年内淘汰1000万锭棉纺锭,使整个行业获得了健康发展的动力。如果大学“压锭”,像刘先生建议的取消自学考试,砍掉博士点、在职研究生,甚至大学直接“减少招生”,不仅减轻今后的大学毕业生压力,而且人力资源市场将形成供应紧张预期,是对现在大学生的“利好”。另一方面,近年大学盲目扩张,就是依靠扩大招生来填补资金缺口,如不及时踩刹车,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严重。
大学教育,不是比人头多,楼房大;大学需要减招,需要“压锭”。
作者:沈彬(上海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