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仑苏”与化学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特仑苏”与化学课
2009年02月16日 14:02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特仑苏”与化学课?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两者一拍即合,产生有趣的“化学反应”。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在“特仑苏”中发现非传统食品原料OMP,并紧急叫停。笔者认为,这条新闻可以成为很好的化学课教学内容。何为OMP?何为IGF— 1?化学知识一旦与社会热点新闻结合,那些原本让人敬而远之的化学分子式、繁琐的化学性质描述,马上变得可“触摸”。生活是最好的化学课堂,“活学活用” 将改变“纸上谈兵”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被社会热点“科普 ”的化学物质还有不少:“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熟悉了三聚氰胺,查封辣椒酱让“苏丹红”家喻户晓,有毒多宝鱼让“孔雀绿”一夜成名……如今,中小学校也会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知识,但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科学伦理与科学道德的少之又少。无辜的化学药品被研究者和经营者用入“歧途”非法谋利,消费者反而成了技术进步的受害者,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科技“双刃剑”效应。

  今天的学生,就是将来的科技研发者、商品生产者、社会消费者。“特仑苏”等事件进入化学课,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新闻的同时,深入理解:比技术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先进的技术用于正途能造福人类,黑心滥用则贻害无穷。我们应让学生从接触新科技开始,开启对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的思考,既知晓科技兴国之意义,更了解科技造福人类的责任,这比知道一些知识点重要得多。(李爱铭)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