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30年前恢复高考以来,教育这个话题就一直沉甸甸的。
2月6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宣布了20个教改征求意见的关键问题,其中高中是否有必要取消文理分科,以及其可行性被列入其中。一时间,该问题成为网络上讨论的焦点。在教育部官方网站中,有390人留言表达了看法,据统计,约有55%左右的网友表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而针锋相对,也有超过40%的人表示反对。
高中三年教育,就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决定他一辈子人生走向和生计的大事,教育部把这个问题公开并征求意见,是较为理性的做法。
几乎每个人都有经历中学教育的人生阅历,如果一个人在中学阶段受过扎实的文史哲和数理化基础教育,那绝对是最美好的事情。尤其是在各门学科已经呈现广泛的交叉重叠,具有边缘学科知识的学养更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创造的当下,赅博的学识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紧要。比如说,今天学富五车的经济学家往往都是数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哲学、法学都颇有造诣的大学问家,外国的如阿玛蒂亚·森、哈耶克,国内的如顾准、杨小凯——这些先生之所以成就斐然,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懂得的不仅仅是经济学。
但在中国当下“为考试而读书”的教育语境里,不搞文理分科正如一些论者所言,全部9门功课如9座大山压在学生身上,将更加加重孩子们的负担,严重影响升学成绩,而我们的高考又以成绩单好孬论英雄,这还不把孩子们逼得走投无路?因此,现在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是正确的。目前就此事参与争论的人不少,各阶层都有,但最值得重视的当属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们,“绝大多数学生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教育部门最好多听听他们的声音——“按现有的高考制度,6门的科目已让我们无法承受了,如果不分科,要考9门科目的话会累到无法想象。”
60年来,中国的教育一直是各个时代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前30年,教育作为争夺所谓“下一代”的“阶级阵地”,其政治性被强调到了畸形的程度,以至于教育口成为政治运动的主战场;近30年以来,教育又成为应试教育的主要试验田,数以千万计的孩子们被捆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为分数而读书,导致大量中学生升入大学,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混个文凭,有学历无学力。
毋庸讳言,中国的教育的确问题重重,亟须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至于中学教育,这种改革是向素质教育方向改革,不是向高分低能方向改革;是启发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改革,而不是填鸭式灌输、阉割学生独立意识的改革。相比这些问题,文理分科不分科只是细枝末节。即使文理分科不合理不科学,那也不是分科造成的,根子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上。不解决教育体制问题,而关注所谓“文理分科”,与缘木求鱼无异。(来源:春城晚报 平野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