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一位在大学读工科的朋友聊天,发现其谈吐间依然离不开当年对文学的无比向往。她说:“高中时,理科班桌子上只摆辅导书和模拟试卷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少有人看文学书,没工夫或是看不懂。我从题海里探出头后最大的满足就是偷偷看一眼诗集,然后闭上眼回味片刻。”
我现在在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去年6月,就经历了被称为“人生首次重大抉择”的文理分科。
一个强烈的感觉是:生生剥离文理科的这一制度,人为地断送了很多人“心底的梦”。
当时分科,学生可以划为三派:毫不犹豫学理的,不假思索选文的,以及徘徊不定最后遵从父母之命攻读理科的。老实说,我反感这种硬让你做出的抉择,好比让你选是砍掉左手还是右手。在权衡了所谓“竞争优势”和倾向性后,我将命运“托付”给了文科。
我走进文科班的第一天,看见前方的女生竟然是初中时大家公认的“生物达人”,还发觉那个口若悬河,三句话不离亚当·斯密的“眼镜男”竟然选择“坚守”在隔壁理科班。这些都让我大为惊讶,因为在我看来他们放弃了各自的追求和特长,太遗憾了。
也许,现在有的文科生同时对自然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而理科生中醉心于历史的故纸堆或钟情唐诗宋词意境的也不在少数,可在“素质教育为表,应试教育为里”的教育大环境里,在千军万马奋不顾身抢过高考的独木桥时,哪来的“兼容并包”?像我前面提到那位朋友就会因此产生“犯罪感”,毕竟那些不会出现在高考750分范畴内的知识领域,对于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我作为一名高二文科生,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平日所学多用来应付无休止的考试,当我读到一篇诗词,首先不是去欣赏语言文字的魅力,而是思考碰到考试时我回答哪些角度的知识点才能得分。理科生平日里怕是更为辛苦。现实所逼,我们怎会有精力同时投入到文理九科的攻读当中?在高考严酷的制度下,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被挤压得几乎不存在,“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不流失才怪。鲁迅这样的文理全才现今又有多少呢?悲观啊!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才是“残缺”的。
在高中,理科生多半在史地会考前才会抱着书本猛啃,文科生则会选择物理化学课这样的“好时间”补上一觉。我常见老师在课上拿一些理科学生“妙趣横生”的考卷给我们“提神”。譬如有次历史课的模拟考,其中一题要求写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某女抓耳挠腮后写下“领导了百团大战”。还有同学认为“我国古代经济政策是重商抑农”。一男生在试卷上写道:“《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的”,一人答曰:“慢慢建立的。”当然文科生也偶尔会冒出如“聚苯”这样的名词让理科生捧腹大笑。
这些荒唐的答案让我们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余感受到了某种乐趣,但也体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正如很多人认为的,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导致了我国人才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剥离。所以,社会上常见一些一旦跳离自己专业圈子就 “一无是处”的“人才”,他们连起码的“常识”都不知晓。
尽管很多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但在我们同学当中却没有多少人会这样认为。原因很简单:现在直接取消分科无疑是给我们“加负”,还不如分科,眼光狭窄也就罢了。一个高三同学对我说,现在他们学六科要求每天一科尽量保持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那要是文理一起考,我们还睡不睡觉了?”
我是坚决支持文理不分科的,但前提是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推动高考制度的变革,真正改变分数决定一切的现状。当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实现时,我们这代人或许早已奋斗在工作岗位了,但我依然为此鼓掌喝彩。倪越(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