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公告,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截至昨晚9时,新浪网的网友跟帖已经惊人地超过了1.6万条。
作为带着浓厚“中国特色”的高中文理分科,历来受到诟病。确实,高中文理分科,弊端不言自明,那就是过早导致学生偏科,不利于“通才”的培养,长远观之,必须进行改革。问题在于,在今天的中国,取消文理分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通才教育”就能迎来曙光吗?看来未必。
首先,“分科教育”本身是否一无是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呼吁取消文理分科的人,同时又津津乐道于下面几个“破格选偏才”的典故:其一,历史学家吴晗,数学考了6分而被清华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其二,大学者钱钟书,数学考15分被清华大学外语系破格录取;其三,导弹专家钱伟长,当年考清华大学时物理只考了5分,中文和历史却考了两个100分,先进了文科,后转攻理科而大器“晚”成……试想,当初如果大学坚持“通才”标准,这些大师们早就被“扼杀于摇篮”了。相反,正是当年的大学本着“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善于发现和挖掘不同学生的禀赋,方成就了一段段教育界的佳话。
第二,在今天的中国,取消“分科教育”的紧迫感、可行性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妨来理一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文理分科的原因——严格的高考制度的重新建立,令高考成为国家选才的主渠道,而中国人口有十余亿之众,教育资源稀缺且不均衡,从而令高考成为一座竞争异常惨烈的独木桥,为了更好地“过桥”,高中文理分科这种针对性很强的功利性“过桥术”的产生便成为必然。很显然,高考制度才是高中文理分科的“始作俑者”。既然高考短期内不可能取消,单纯取消“分科教育”,就不能触其根本,相反,只怕会催生另一种应付高考的新型“过桥术”。
更重要的是,即使取消了文理分科,是不是就能培养更多“通才”?中国鼓励人人做“通才”的配套和土壤是否成熟?眼下的高中教育,莫不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其中有多少素质教育的“通识”成分,人所共知。取消了文理分科,学子们就能尽享“通识教育”之乐吗?一种非常大的可能性就是,“文理合一”后学生们将背负更沉重的学业负担,而且相当一部分“偏科”而又算不上“偏才”的孩子,将可能痛失登入象牙塔继续寻梦的机会。北大校长许智宏曾多次提到,要研究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此言其实暴露了我国教育的一个尴尬:高考以前,一切素质教育都要服从于苛刻的评分标准;一跨入大学门槛,便是一个环境宽松、标准多元的新天地。而在关键出口上,偏偏横亘着高考这个“肠梗塞”,如何“衔接”?实事求是地说,在高等教育资源仍将稀缺的情况下,中国的“通才教育”,恐怕只能被迫长期维持“起于幼儿、断于高中、续于大学”的现状。
任何改革都要尊重所处阶段和客观条件,更必须反复论证改革的代价和收益比,既要尽力完善制度,又不可过于超前、为变而变,切切不可头脑发热、忽左忽右,拿无辜学子做“小白鼠”,让他们拿个人前途为不够严谨、不够慎重的政策“试错”买单。(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