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来说,创业也是一种就业门道。有报道说,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全世界平均水平是20%左右,中国则低于10%。这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者较少、成功率也较低。
除资金、项目、经验和观念等制约因素外,大学生创业者较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创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课程”。目前,政府、学校等尽管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激励办法,但在整体性、系统性、传播有效率、知晓度上仍有所欠缺。因此,不妨在“实践性”上下功夫,制定对策:
第一,增强创业指导机构的专业性。政府设立专门的指导和服务大学生创业临时机构,使“想创业、找某某”也能像“有困难、找警察”一样成为大学生创业群体中的流行语。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在高校中配备或培养具有一定创业经历和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二,发挥大学校区和科技园区的优势,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发掘大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创业成功典型,提升大学生的创业信心。此外,当前很多大学生创业比赛的成果,往往只成为学生求职简历上的一笔亮点。如果类似的创业比赛与具体项目、资金挂钩,会增强创业实践锻炼的效果,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第三,“高科技”与“草根型“项目并重,鼓励引导大学生在校园服务、社区服务、信息服务等领域创业。科学把握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平衡点,引导大学生量力而行地理性创业。当大学生面临资金、项目和经验困扰时,“草根型”的创业项目会有更强的生命力,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也更能在差异化竞争中闯出一片天地。
第四,完善创业失败的减震制度,如尽早研究大学生创业扶持和保障的长效机制,预先考虑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诸多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