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扼杀了儿童作文的想象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谁扼杀了儿童作文的想象力
2009年01月23日 10:16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想知道为什么中国缺少具备丰富想象力的作家吗?近日媒体报道的一条新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注解。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想写就写”儿童作文大赛活动,4000余篇小学生作文中,超过八成的作文仿佛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1000多个小学生写如何过节,只有1个人敢说月饼不好吃”。面对这种现象,兼任《萌芽》与儿童杂志《略知一二》总编的作家赵长天说:“写作都有套子,感情虚假,写作的快乐都丢掉了!”

  读到这个报道,相信很多成人都不禁会心有戚戚焉。很多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都还记得这么一句顺口溜,“狼怕狼,虎怕虎。学生就怕星期五。星期五作作文,一个星期作一回”。当时的孩子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当初的语文教学生硬呆板,一味追求思想正确,写到未来理想的职业,不是科学家就是解放军,如果有谁胆敢写想当小商贩,准会被老师当做反面教材在课堂上奚落一番;写到放学回家,不是在家安心写作业,就是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如果谁写和小朋友们掏鸟蛋去了,准被老师批为不务正业;写到好人好事,不是捡到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就是扶老婆婆过马路。于是乎,当时作文中的小学生们个个英姿飒爽,不是热心的活雷锋就是勇敢的小战士。

  没想到二三十年过去了,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在校园里,父辈们曾经历的烦恼,至今仍然困惑着我们的孩子们。“素质教育”说了十余年,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为什么体现在孩子们的写作上,竟然不见有多大的进步?据我所知,由于现在零食丰富,孩子们都对月饼不怎么感兴趣了,那个说月饼不好吃的小朋友,无异于童话里勇敢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当然,这个“皇帝”并不是“月饼”,而是在一个倡导个性化的时代仍然固步自封的中国教育。

  我不相信中国的语文老师都是那么的迂腐和不懂欣赏。事实上,很多中国作家走上写作之路,都是小时候得到了语文老师鼓励的结果。能拥有一个开明的语文老师是幸运的,但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正统”路子来写作文的老师也似乎没什么错,因为如果不这么做,“万一在考试中失分,甚至中考、高考中吃亏,怎么办?”追踪溯源,以分数论高低的僵化考试制度才是让这些学生“张口说一样的话、提笔写一样的字”的根本原因。儿童作文内容雷同程度高到这种地步,我们也许要从更深的层面来反思:这些年来,我们有没有真正走出教条的填鸭式教育这个怪圈。

  即便不以文字工作为业,在情感和人格塑造方面,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会帮助一个人不断提升自我。从小就被剥夺了写作表达自由乐趣的小学生,失去的不仅是写作的能力,也失去了坚持说真话的能力,而坚持说真话是构成一个人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对大人思维的迎合,对大人制定的规则的遵守,造就的是一群面目雷同的“小大人”。在创新意识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时候,为什么偏偏“小学作文”这个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的角落被遗忘了?韩浩月

【编辑:侯冬华
    更多教育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