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杜甫的《旅夜书怀》翻译成英文;为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挑错;名词解释切·格瓦拉、达鲁花赤、乾嘉学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恒生指数、独孤求败;用经济学知识阐述设立“幸福指数”的意义;用哲学知识说明“人定胜天”;驳斥“腐败无害论”观点,其中至少要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考试“暴难”、“偏怪”,成了2009年开年的热点话题。其中的“曲解成语”试题还引来了“对祖国传统语言不够尊重”的诘问。
其实,这样的题目之所以引来议论,多半不是因为其“难”,而是因为其“怪”。在应试教育的模板上,一些学生、家长早已被标准化的考试题型束缚了头脑,突然看到这样的“怪”题,自然是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细看清华北大给出的题目,其实很有点意思。比如,试题考查了考生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现象的了解,强调学生要具备国际视野,以及对现实社会进行分析、评判的能力。再比如,试题引入了与流行文化有关的元素,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法知识,又考查了他们的兴趣范围。而让考生曲解成语,不妨看作是考查他们文字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的一种尝试。
越是一流名校,就越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局限于对具体知识的考查。譬如牛津大学兽医系就曾出过这样的考题:“为什么植物没有脑袋?”如此比较起来,清华、北大的这些试题根本算不上“怪”。
有些事情我们觉得“怪”,其实只是自己“少见多怪”。看起来有些“另类”的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考试,“雷”到的不仅是几个学生和家长,更是标准化教育的陈规陋习。在强调创新的今天,生动活泼办教育、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样的“怪”事不妨再来一些。赵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