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高分的学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可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网上一些人声称掌握了多个省份的落榜考生信息,可以打包出售。江西是一千块钱,湖北是两千块钱。(央视网6月29日)
高考落榜考生是不幸的,而更不幸的是他们的个人信息竟然成了“唐僧肉”,可自己却毫不知情。落榜考生信息就这样成了商品,而落榜考生成了一只只待宰的羔羊。那一个个陌生的电话不知道会何时响起,一个个陌生人不知道何时会按响自家的门铃。
既然是商品,那落榜考生信息就肯定有它的价值。可究竟是谁对落榜考生信息如此虎视眈眈?对此,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将矛头指向了复读机构,可争夺高考落榜考生信息的又何止复读机构呢?高考刚刚结束,那些民办高校、网络教育、函授自考、招生中介早已展开招生大战,相信他们绝对不可能对这样一份相当有价值的考生信息袖手旁观。
专家说,仅北京的复读市场规模就有三亿元左右,那蕴藏在落榜生这一群体身上的潜在价值简直不可估量,这个数字可能是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正是在这样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之下,落榜考生信息成了“香饽饽”。
从分众传媒的个人手机信息泄露、深圳的孕产妇信息泄露到落榜考生信息倒卖,这一切其实无一不跟经济利益有关。如果网上炒卖的落榜考生信息属实,那意味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落榜考生信息将被人玩弄于股掌。复读机构、招生机构的暗自窃喜,广大的落榜考生则吉凶未卜。
对于这样一种侵犯考生隐私的行为,我们通过向考试院、招生办投诉、公安部门报案这些手段只能是考生信息泄露后的一种事后补救手段,落榜考生信息已经泄露那是客观事实,而信息泄露所造成的潜在风险并没有因此消除。每年高考后发生的招生诈骗案件就是明显的例证。那份包括考生姓名、性别、考试成绩、家庭地址以及联系电话的落榜考生信息是如此详细,我们不知道这些信息最终会流向哪里,会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落榜考生信息泄露这样的问题,我们习惯于把这一切归结于个人信息安全方面法律的缺失,可如果一味地呼唤信息安全立法那只能是空喊,或许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找出信息泄露的漏点。落榜考生的信息来自哪里?或许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掌握落榜考生信息的部门我们屈指可数,而这些信息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流出。如果网上所倒卖的信息属实,那当地的考试院、招生办或学校都脱不了干系,到底谁是内鬼,到底谁拿了复读机构、招生机构的黑钱,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更需要严厉的问责。唯有此,落榜生信息才不至于变成“唐僧肉”,落榜考生的信息才不会泄露。(关东客)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