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部署,全国中小学将于6月30日上午10时同上一堂安全课。届时,教育部将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栏目、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相关网络媒体,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播放预防地震、溺水、交通事故和拥挤踩踏的专题安全教育节目。
(6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在一个灾害频仍的年代,有组织地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有必要。但是,这样一次大规模的统一集中教育,现实效果将会如何,很值得细究。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命题,即任何教育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日积月累,更需要多方发力。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面对或有的自然灾害自救与互救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充盈于校园内的一种常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这种常态,来自于定期的安全教育课程和疏散演练活动,来自于师生不断提高的安全意识,来自于针对本地特殊自然环境的重点避险教育,来自于一个处处预设而成安然的环境。其效果检验在于,在安然流转的时间里,人人都能够记得安全和注意安全;在或有的危险潜藏时,能够本能地条件反射般迸发出安全意识。以此来看,一场规模庞大的统一安全课,远不及制度定型下的常规系列安全教育,哪怕一个学期只有三五次。
从更为宽泛的范围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应该是社会之于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意识。根本上,我们需要一个庞大的具有刚性能量的置中小学生于安全环境的“社会气场”。这个“气场”能够反映到中小学校的安全选址,反映到中小学校建筑的安全设计,反映到中小学校建筑质量的安全把关,反映到公共设施对未成年人安全的优先考虑,反映到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的责任意识。设若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残缺,那么,单独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不过是空中楼阁或者海市蜃楼,仅仅是看上去很安全罢了。
不可否认,我们一直以来有一种以突击应急代替常规作为、以规模大小权衡轻重的惯性思维。突击应急了,即表明重视了作为了;规模庞大了,即表明重视程度提高了观念革新破旧了。放在某个特定的事件上,如此理解或许有一定道理。但现实中,往往是突击应急了即表征作为结束,大规模的行动收场后随着记忆渐渐消失,重视往往最终演化成不重视。基于此,我们希望全国中小学生统一上安全课,不仅仅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安全教育的灵光一闪,更希望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能作为一个完整的子系统,全面地融入到中小学教育的母系统之中。(燕农)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