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3月13日《南方都市报》)
这样的提案是对现行简化汉字的一种有益补充。新中国成立初期,简化汉字的出现,对于扫盲,提高国民素质,居功至伟。但当年的汉字简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部分汉字采取了以拼音为标准的“同音合并”原则,将同一发音的不同繁体字合并成一个简体字,这就造成我们在理解简体版文言文时,容易出偏差。还有些将繁体汉字中的精华也进行了简化,比如繁体字的“亲”和“爱”字,是汉字造字中的杰作,简化之后,就变成了“有亲不见,有爱无心”,实在是可惜。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陆人只认简化字而不识繁体字,造成了双方交流上的诸多不便。去年金像奖颁奖现场,张靓颖在颁奖时不认识繁体字“邹”,也不认识繁体字“国”,弄得很尴尬。邓广铭先生讲过一个笑话,有人到北大图书馆借《汉书》,管理员说没有,因为他不识繁体字的《汉书》。而更为重要的是,不识繁体字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发掘本土文化资源,都存在一定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和中国古典书籍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不能有效利用古籍,实在是一大憾事。复旦大学中文教授骆玉明就认为“现在中国人写的文章都是粗糙的,不能精细、精美地欣赏汉字,不能准确地表达和使用汉字”。这个评价虽然有些武断,但一定程度上却反映出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继承不够的尴尬现状。笔者虽然是医学学士,但却基本没法通读中国的古代医学典籍,常常感到可惜,我们那时所受的教育中,从来就没有繁体字教育,而这个遗憾,不能在下一代中继续存留。
中国人要继承传统,要不忘自己的民族之根,要充分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必然不能视繁体字教育而不见。有人可能会反驳了,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祖宗,你为何不为了继承文化而去学甲骨文呢?对于研究者而言,甲骨文自然有必要,但对于普通中国人而言,大部分的传统文化资源还是用成熟的繁体字书写的,这两者是有差异的,不能相提并论。
繁体字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共识,我们那么重视英语教育,为什么不对繁体字教育予以重视呢?至于是不是一定要从小学开始,我看未必,一是导致小学生无法理解,二是加重学习负担,三是引起不必要的认识混乱。我国的基础教育当中一般是从中学开始才有文言文,因此,为了保证文化的原汁原味,最好是采用繁体版的文言文,而至于是选修还是必修,没有必要一刀切,可以根据各校情况具体而论。
总之,推行繁体字教育,并非要革简体字的命,而是对简体字的有益补充,并非将繁体字重新变为主流,毕竟,中国汉字的发展,从篆书到楷书,遵循的就是简化原则,在这个大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学点繁体字,让文化更有包容性,让我们的视野更广阔,成为我们沟通传统文化的桥梁,岂不更好?(欧木华 湖北医生)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