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当堂给老师改文章 课堂上,师生角色在互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生当堂给老师改文章 课堂上,师生角色在互变
2009年04月15日 10:08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平谷区第六中学教师 郭峰亭/文并摄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京郊平谷区第六中学,每周五都举办“教师论坛”。新颖的教学理念,带来了鲜活的教学方式——

  每周五下午4时,平谷区第六中学的多媒体会议室就开始热闹起来。全校208名教师,饶有兴趣地参加学校自己办的“教师论坛”。

  “教师论坛”设有“百题库”

  每周都有老师进行主题发言

  “新课改要求教师学会角色转变,打个比方说吧,就是要由演员转换成导演,由优秀工人转换成农民……”在近期的“教师论坛”上,关莹老师所做的“怎样看待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的发言,引起了热烈讨论。

  平谷六中的“教师论坛”,内容涵盖“课改理念”、“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非常丰富。为激发教师的兴趣,学校还建立了“百题论坛题库”,由校长、教育教学干部命题,题目都是老师在实践中容易碰到的问题,比如“如何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学校将题库提前发给教师,由其自选题目,每周轮流在论坛做主题发言,并接受现场提问。最后,命题人再给大家讲解命题意图。

  “四步教学法”让学生“动起来”

  “导学案”引领自主学习方向

  “教师论坛”使平谷六中老师们接触到了崭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出现了独特的“四步教学法”情景。

  四步教学法,分为预习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当堂训练。宗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书让学生看起来,问题让学生提出来,难点让学生议出来,练习和实验让学生做起来,时间让学生抓起来……就是说,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实现这个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编制的导学案。

  周三下午,是高一数学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7位数学老师各抒己见、相互质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不等式基本性质》一节的导学案终于出炉了,学生应该怎么预习、课堂上他们会提什么问题、老师如何把握课堂训练等,导学案都做了详细指导。

  高一3班的一个学生说:“我们学校所有年级、课程都采用四步教学法,这种上课方式挺有意思的。我们先按老师的指点预习,课上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有6人,不明白的地方,一般小组成员之间就相互帮着解决了;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当堂讲解小组对这节课的理解以及遇到的问题,然后老师针对问题点拨、训练。同学们都觉得学习思路清晰了好多,收获挺大的!”

  学生当堂给老师改文章

  教师坦然接受角色转变

  “教师都渴望提升自己,有了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才有可能创出新颖的教学方法。我想,这是全校老师都很期待每周五下午的原因。”语文教师白云飞说出了所有教师的心声。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张冬立是北京市骨干教师,他的课堂教学非常活泼。在教同学们学习《宋词五首》时,张老师采取了“网上”、“网下”两种教学方式。他先与学生各自完成一篇其中一首宋词的解读——再现宋词的情境,并将每人的文字上传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个性化班级教学平台”上,学生们纷纷跟帖,赞扬好文章,修改不当之处。被修改得最多的,是张老师的解读文《蝶恋花庭院深深》的文字。有个男生笑着说:“我们张老师的文在网上最受‘追捧’了,点击率绝对第一。能有机会给老师改文章,同学们都很兴奋!”

  在实体课堂,张老师将被修改的文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看看哪些地方改得好,哪些地方不该改。其中,赵佳伟同学的修改最让大家折服。赵佳伟为文章增加了5处古典诗词的引文,引用得非常恰当。这5首诗词分别是“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唐 韦庄《谒金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落花已作风前舞”(宋 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相见欢》)、“独坐黄昏谁是伴?”(唐 白居易《直中书省丝纶阁下文章静》)。张老师让她将5处修改连同原文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冬立老师说:“赵佳伟同学提到的有些诗词,我也没有读过,但我并没有觉得面子受损,而是发自内心地为同学们自豪,学生也和我更加亲近了。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角色转变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从过去课堂的主宰,变成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和共同参与者。”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