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提示:慎防招生“内线”骗考生和家长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检察官提示:慎防招生“内线”骗考生和家长钱
2009年06月22日 11:38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各类考试集中举行深圳检察官提示

  时下正是各类考试集中举行之际,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报名、考录工作接踵而至。但是,此时也正是各色违法犯罪分子伺机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紧张情绪,编造各种子虚乌有的说辞,骗取钱财的“繁忙时机”。他们往往打出“包过”、“内部名额”、“提供考试真题、答案”等名堂,诱骗考生和家长缴纳巨额的“活动经费、报名费”。

  深圳市两名无业中年妇女,近期就通过印发传单小广告,以举办教育培训班、招录重点大学内部特招生等为幌子,伪装成招生培训行业资深人士,对外宣称在北京各大高校有深厚人脉,可以帮助低分考生顺利就读国家重点大学,误导求学心切的学生、家长,再编造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收取巨额的“报名费”、“手续费”,收款后携款逃之夭夭。近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这两名无业中年妇女忻某、邵某以诈骗罪提起公诉。

  据了解,事件的起因是深圳市民、被害人沈某的儿子去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试成绩未达到国家A类本科分数线。后经朋友介绍,爱子心切的沈某电话联系到两名社会上的所谓“能人”,即被告人忻某,邵某,表达了希望儿子就读重点大学的愿望。邵某、忻某遂与沈某相约在罗湖区某知名酒店大堂见面,两人谎称已从事教育培训多年,在高等教育系统有广泛的人脉,当场保证能让沈某儿子按照统招生的方式进入国家重点大学就读,并收取了被害人三万元的“前期费用”,称去“运作”就读北京某政法大学事宜,还煞有介事地索取了沈某儿子的身份证、准考证、成绩条的复印件。其后不久,两名被告人又对被害人宣称就读北京某政法大学的指标已经拿到,沈某可以带着儿子去北京办理报名手续。到达北京后,两名被告人却带着沈某来到某政法大学成教部办理所谓的入学手续,以“手续费”名义共收沈某现金二十六万元。当沈某质问报读的为何是成人班时,被告人便称因沈某儿子成绩低,必须通过内部人士运作,按照惯例都是先在成人教育学院就读,待时机成熟,通过某政法大学内部人士打通关系,再转成正规本科生。为取得被害人信任,两名被告人一唱一和,宣称已经运作多年,成功例子无数,并给被害人写下数张亲笔签名的保证书。求学心切的被害人一时别无他法,只能将信将疑。眼见九月入学时间将至,而两名被告人却拒绝与沈某见面,沈某只能通过电话一再催问手续办理情况,两名被告人百般推脱,哄骗家长称一切手续正在紧张办理,仅待“院长”出差回来就可以转入正规本科,最后甚至关掉手机,断绝与沈某联系。发觉被骗,沈某遂向公安机关报案,经网上追查,终将被告人忻某、邵某抓获。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该案办案人员向记者介绍,邵某、忻某在畏罪潜逃期仍不思悔改,又在深圳市罗湖区聚龙大厦A座P层擅自设立了“某政法大学武汉教学研究基地深圳教学中心”,并私刻字样为“某政法大学司法考试学院深圳教学中心”、“某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深圳教学培训站”的假公章,从事司法考试培训招生活动,欲图改头换面,继续行骗。

  该检察院检察官通过记者向社会各界提示,各位考生和家长务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从正规的官方途径了解和查询有关招录情况,慎防“小道消息”误导,蒙受钱财损失。各位考生遇有可疑情况,应及时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以免耽误前程。  本报记者 游春亮 本报通讯员 敖博雅 邓勇晖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