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纲要专家:今年38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当白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改纲要专家:今年38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当白领
2010年03月03日 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3日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马树超上午表示,我国目前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00万个,其中白领岗位250万个左右,今年的高校毕业生630万人,将有380万左右不能进入白领岗位,所以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部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制工作的有关专家和司局负责同志解读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

  有记者问,纲要里提到今后一段时期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这里面是否有强制性和行政性的含义?如何避免一刀切和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

  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职成所所长马树超说,这次《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职业教育部分有一个突出的亮点,体现了行政的宏观调控和利用政策来进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效举措,比以往相关的文本具有一个突破性的进步。所谓利用行政手段的调控,就是总体上在今后一段时期高中阶段的普职比大体相当,利用政策来调节市场的需求,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第一次明确的写在了整个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重要文本当中。

  马树超指出,关于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这是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的一个迫切的要求。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从工业化的中期也好,还是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也好,都迫切地要求大幅度提高一线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至少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论证。一,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劳动者大数是3亿人,而其中技能型劳动者总量为1亿人,1/3,距离发达国家1/2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我们目前有1.5亿左右的农民工进城,大部分没有经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素质亟待提高。三,目前我们每年还有600万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如果直接进入就业岗位将极大地降低劳动者的素质。所以有研究证明,只要工业增加值和人均GDP的增加值同步,职业教育的需求将是大量的。而我们通过对近25年的工业增加值的分析,工业增加值的指数基本每一年都高于人均GDP的增长指数,所以我们说从第一个角度看确实是大量的需求技能型人才和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二,从我们国家13亿人口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出发,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的供求结构矛盾都需要职业教育取得一个大发展,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发展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反映到城镇化过程中就是总体就业岗位不足。白领岗位更是短缺,按照我们国家目前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00万个计算,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传统白领岗位仅1/4左右,也就是4个人新增就业岗位有一个是传统白领岗位,我们目前测算是250万个左右,今年的高校毕业生630万人,将有380万左右不能进入白领岗位,为了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解决农业、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就必须要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第三,这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可能规模所决定的,为什么大体相当,从量化的角度分析,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如果达到4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0%左右,至少有50%以上的高中阶段毕业生要直接进入就业岗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做高中阶段普职招生规模要确定大体相当,这也是我们国家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以就业结构的和谐为前提,因此必须要有教育结构的协调为基础。

  第四,这也是借鉴制造业为主的发达国家或者工业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有资料显示,在2000年,OECD国家的高中阶段的学习职业教育课程的比例平均达到50%,欧盟35个成员国里面有20个国家的中职教育的比例超过50%,2007年瑞典为58%,瑞士达到65%,挪威达到60%,因此,调控高中阶段的普职比例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将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