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成“海龟”新伴 沪对留学人才吸引力增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海鸥”成“海龟”新伴 沪对留学人才吸引力增强
2010年03月11日 14:28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晚报记者 张骞 报道

  随着近年来上海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海鸥”这一代表跨越大洋两边跑的留学人员的新鲜词汇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在昨天举行的第15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信息发布会上,专家透露,30岁以下的硕士成为“海龟”主力,而“海鸥”形态的存在已成为吸引海外人才归来的一种重要方式。据悉,第15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将于3月20日-21日在沪举行。

  “海鸥”成归国新宠

  随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形式日益灵活多变,“海鸥”一词应运而生。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安玉祥介绍,“海鸥”主要是指工作方式为跨越大洋两边跑的留学人员。如一名教授,一年中半数时间在国外高校搞科研,另外半数时间在国内高校搞科研,这就是典型的“海鸥”。

  据了解,“海鸥”形态的存在已成为国内吸引海外人才归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某些领域,人才如果彻底回来,一时缺乏发挥作用的平台,而如果留在海外掌握最新技术与经验,将其传递回国内作用更大,自己也更有发挥空间。另外,中国也需要一批跨国流动的人才,引导企业的出口与外包,推动文化传播,带领企业走出去,引导外资走进来。

  据不久前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海鸥”估计已超过10万人,而且增长趋势迅猛。跨国企业涉及国际化需求的行业例如投资银行新经济与高科技产业,以及其他行业涉及国际产业分工协作的环节等,是“海鸥”的主要阵地。

  上海对“海龟”吸引大

  最近几年,上海每年的“海龟”也越来越多。据了解,2007年,上海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共受理了5千多份海归人士的学历学位认证,2008年增长为6千多份,而到了2009年,上海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受理了7259份海归人士的学历学位认证。

  上海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汤为民说,去年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海归中,留学国家和地区覆盖面非常广,达到了46个。其次,海归低龄化趋势明显,20至29岁年龄的海归占到了去年上海受理服务的回国人才总数的62.64%。其中,以硕士学历最多,占到总数的41.56%。

  专家指出,在逐年增长的海归人数中,有相当部分本身并非是上海人,但是他们把回国就业的首选地定位上海,说明上海对海归的吸引力愈来愈大。

  过半数海归念商科

  值得注意的是,海归的专业问题依然突出。汤为民透露,去年上海受理服务的海归人才中,67.1%的海归留学专业为经济类、管理类、人文社科类专业,超过了总数的2/3。其中,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分别占到总数的33.4%和20.2%,加起来超过了总数的一半。

  “我们调查发现,虽然各个地方都对学商科专业的人才有需求。但问题是,海归就业普遍青睐大城市,不愿意去偏僻的地方就业。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安玉祥说,他们一项调查显示,60%的海归都首选在沿海或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到中西部等偏远地方去就业的海归只有2%。

  安玉祥和汤为民都表示,学生在留学前应尽可能围绕国家和城市发展需要做出理性判断,选择合适的留学专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