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区县中招普通高中最低投档分数线陆续公布,今年中招考生都明白了自己的升学去向。对普通高中投档“线下生”来说,眼下正面临着一场选择性“考试”:是按志愿“屈就”职校等,还是选择“复读”,重新向普通高中“进军”?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家长不能单凭主观热情一味要求孩子“复读”,而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理智对待。因为“复读”对“线下生”来说,并非都适合,更不是唯一的选择。
“复读”未必都能成功
中考“线下生”,从理论上讲都存在“复读”的可能性。按照本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报考条件,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结业生,均可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然而,这并不是说每个“线下生”都适合明年再考高中。
富有招生工作经验的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干星龙认为,对已经尽了力或潜力一般的考生来说,再花一年时间“复读”,无论从效果上看,还是从时间上看,都是失大于得。对考生而言,关键是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实力,然后再慎重选择。想读高中是美好的愿望,但理想的追求更要务实。
“复读”要看条件是否具备
要想“复读”有效果,首先要看是否具备“复读”的条件。川沙中学校长陈忠新认为,如果真的考虑“复读”,有几类学生比较适合,一是平时学习基础较好,这次考试因意外而发挥失常;二是具有学习潜力,只是领悟时为时已晚,准备时间不充裕;三是临考时身体欠佳,体力不支造成非正常成绩滑坡。说到底,那些学有余力和通过努力,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学生,选择“复读”才是可取的。从技术层面看,能不能“复读”,可用这次中考成绩作“参照系”,分数越接近今年本市高中录取分数,就相对比较适合复读,明年再考成功的几率也相对高些。反之,“复读”就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第二遍”不一定更有效
据了解,一些家长总以为“复读”是学第二遍,效果肯定会比第一遍好。对于这种想当然的认识,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奚晓晶指出,学习成效并不一定取决于时间上的叠加,成绩的效应并不一定与“复读”长短成正比。有些学生“复读”时反而可能因为略知而产生松懈情绪,也会因为似懂非懂而难以集中思想,更会因为角色的原因而出现意想不到的困惑。
向明中学校长芮仁杰指出,究竟要不要“复读”,除了考虑学生成绩因素之外,还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家长一味“逼迫”,反而会适得其反,还不如帮助孩子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如克服自卑情绪和怕丢面子的想法,以及树立自信心等。今年一位中考“线下生”说:“我觉得上了中专,读完后再去考相应的大学也未尝不可。父母的想法我理解,但他们的做法我很难接受。所以我与父母之间还在展开‘拉锯战’,迟迟定不下来。”
本报记者 苏军
选择“复读”学校多留心
即使考虑“复读”,也应理智地选择学校。市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今年没被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录取,作为历届生拟参加明年中考,按政策规定是允许的,但不能到原校复读。目前社会上举办“复读班”的不少,有的已经发布了颇为诱人的广告,面对质量问题,考生和家长宜权衡再三,多长一分心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