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千版面费只为一千五奖学金 上大研究生图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七八千版面费只为一千五奖学金 上大研究生图啥?
2009年06月24日 09: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表面上看,上海大学法学院这7个研究生,是该校2008年光华奖学金理所应当的获得者。

  他们大多是学生干部或者学生会的积极分子,其中的一些人,还有校内演讲、歌咏和长跑比赛之类的获奖头衔;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一百多名法学院的研究生里名列前茅;而且,最有说服力的是,在去年一年中,他们在国内的几种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则20余篇、少则10多篇的论文。

   按照2∶3∶5(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科研论文)的总分比例,他们递交的奖学金申请表,从众多表格中脱颖而出,然后经过导师、学院、学校的层层审核。在确定了候选人名单后,还经过了5天的公示,接受了同学和老师的监督。

  的确,如果没有5月中旬寄到《中国青年报》编辑部的一封匿名举报信,这个名单看起来是那样地合乎程序,完全正常。

  1

  这封举报信并没有署具体举报人的名字,只写着“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的字样。信中称,这7名获得光华奖学金的研究生所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都是花钱买版面发表的”,“有骗取奖学金之嫌”。

  据悉,这7名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有《消费导刊》、《科教文汇》、《商场现代化》、《北方经济》等。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应查询,能发现这几本杂志的约稿网页,上面标明了投稿的邮箱和电话。

  这7名研究生用来评奖学金的论文,有超过半数发表在《消费导刊》上。于是,记者以一名亟须发表论文以获取评优资格的大四学生的身份,打通了该杂志一名杨姓编辑的电话,询问该杂志对稿件的要求。

  在电话中,杨编辑并没有过多询问文章的内容,他表示,“即便学术性不够强”,“也应该没什么问题”。

  通话的重点,随即转入版面费事宜。杨编辑称,《消费导刊》作为中文核心期刊,定价是一个版面600元,每版2800个字符(即包含标点、空格,不包括图表)。

  在还没有看到论文的情况下,杨编辑就作出承诺,答应文章在6~7月间即可上版,并且,只要版面费“到位”,杂志社可以立即出具一张“用稿通知”,这样,即便发稿时间赶不上作者的评优截止日,也可以使用这一纸通知,证明自己的发稿量。

  记者向杨编辑提供的电子邮箱发去一篇论文,那是记者的一位朋友本科时所写,她自称为“写得特别烂,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第二天,记者便得到编辑部的回复,称该稿件字符数为8395(包含空格),经编审后的版面共计2.5版,版面费用为1500元。

  现在,只要汇去1500元,就能顺利完成这个“花钱发表论文”的交易。而且,杨编辑也一再表示,版面费与文章的学术性并没有联系,收费标准是早就固定了的,所有文章“一视同仁,没有商量的余地”。

  根据调查,除了《消费导刊》外,其他几种学术期刊也采用了相同的发稿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商场现代化》,该杂志4年内敛财近千万元,被央视和《中国青年报》曝光后,已被取消了核心期刊的称号。

  2

  “我的论文是花钱买来的版面,可这再正常不过了,大家不都是这么做吗?”一个研究生这样对记者说。

  这是举报信上列出的7个研究生里,唯一一个承认花钱买版面并愿意接受采访的学生。作为条件,他希望记者能够在报道中隐去他的名字,这样不会影响他的“就业问题”。

  这名研究生说,其实,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他的目标就是能够找到一份“相对好一些”的工作。所以,他一边积极地参加学校里的各项活动,同时也在社会上寻找大量的实习机会。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都很少在学术研究上花时间。”他说,“毕竟,现在只要肯花钱,发篇论文不成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要求自己的学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顺利毕业的条件之一。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根据各家核心期刊留下的约稿电话,联系上相应的编辑,再支付一定费用后,基本上都能够顺利地发表论文。

  大多数学生“并不贪心”,他们花个千把块钱,买上一块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发表一篇,“能毕业就好了”。可像这7名研究生那样,一下子发表十几二十篇的,还着实并不多见。

  在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里,“光华奖学金”是等级最低的一类,奖金额只有1500元,而发表相应数量的论文,花费的金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那么,这7个学生,为什么要干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在我们的总分里,科研论文的比例占了一半,也就是说,论文发表得越多,获得奖学金的可能性越大。前三等奖学金的名额都非常少,只有这一等容易些。再说,简历里只要写上获得过奖学金,外人怎么知道你具体是哪一等?”接受采访的研究生这么解释自己的动机。

  而在获得奖学金的背后,隐藏着的依然是对毕业后就业的焦虑。然而,“拿到奖学金,出去找工作,相对竞争力会高一些吧。”

  所以,为了得到奖学金,这名研究生在各种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一共花了七八千元。这些费用,一部分来自他在校外实习兼职赚的钱,不够的部分,只能向父母伸手。

  “谁愿意把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这些垃圾杂志上啊,可这不是没办法吗?就当是为找到好工作进行的投资吧。”他颇为无奈地说。

  不过,除了这个研究生外,举报信里提到的其余几个学生都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其中一个女生,在《消费导刊》上发表了8篇论文,但她完全否认自己的论文是花钱买版面发表的。

  “我没有花一分钱,对方是看我的论文学术性强,才发表的。”她说,“论文这种东西主观性太强了,有人觉得是垃圾,可有人会觉得是艺术品呢。”

  3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学生发表的论文,究竟是垃圾还是艺术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大学法学院教师说。

  在今年光华奖学金候选人公示时,这位老师也看过相关学生的名单,以及这些学生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她回忆道,看完之后,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谁还不知道这些杂志是什么东西?而且,一个研究生如果真的专心搞学术,怎么可能在一年时间里写出十几篇高质量的论文?这本身就是个笑话嘛。”她说。

  不过,这个“笑话”却一度被堂而皇之地张贴在法学院的楼道里,接受“监督和检验”。

  当然,有些学生的论文,能够发表在类似《中国法学》之类的权威核心期刊上,那还是能赢得足够的尊重,毕竟,“在搞法学的人心里,能在这样的杂志上发论文,才能代表他真正的学术水平,真牛。”

  但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就连许多法学院的老师,都很难在这一类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可是,光华奖学金的评选规则并不在意这些。无论在《消费导刊》上花钱发表的论文,还是在《中国法学》上发表的论文,在这套评价系统中,都是同样的分值。那么,数量多者,自然获胜。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想不明白,无论是导师还是国内一流的法学期刊,难道还不能证明一个学生的学术水平吗?非要让那些收钱发论文的垃圾杂志来替我们判断?”这位老师说。

  不过,在这样一套评价体系里,老师也自顾不暇。每年,上海大学都会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进行排名,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评优秀、评职称、申请课题,都会和这项排名挂上钩。

  这位老师说,为了发表论文,她的许多同事们也都在花钱买版面,“大家都一样,我们又怎么好意思说学生呢?”

  所以,在她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怪现状”,还是整个学校的导向出了问题——“这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评价标准的体系,对学生和教师的日常行为,起到了‘功利化’的引导作用。”

  4

  其实,早在3年前,上海大学就因为“论文事件”,被媒体关注。

  2006年7月,该校颁布了《上海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的规定(试行)》的《补充说明》。《补充说明》重申,与研究生毕业相挂钩的“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是指在这些期刊的正常卷期上发表的学术文章,“不包括各种形式的增刊、专刊、特刊”。

  几乎在同一时期,国内7所重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均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也就是说,在这7所高校中,发表论文与否不再作为授予学位与否的硬指标。

  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使主管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的常务副校长叶志明一度成为公众人物。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栏目还特意邀请叶志明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顾海兵,在节目中讨论起“发表论文与否到底该不该被当做研究生合格与否的标准”这一话题。

  讨论中,叶志明态度鲜明地表示,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这是最起码的标准。因为,“作为一名研究生,连自己所做的研究结果是否能够发表,甚至于发表在哪里都讲不清楚,很难让人相信这会是一名合格的研究生。”

  面对顾海兵“这样的规定会导致学术腐败滋生”的质疑,叶志明回答道:“上大的做法,只是顺应了上海大学的发展潮流。学校的战略目标是建成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就是要培养出一流的、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有高水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严格的质量标准,必须有严格的培养管理过程,而发表论文,正是这个环节上最为重要的一环。”

  尽管叶志明的出发点看起来很不错,但这个评价体系,在现实世界中为何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就此事,记者向上海大学宣传部提出了采访叶志明的要求,但被拒绝。宣传部的一名干部在回函中称:“叶校长最近公务繁多……他已在多家媒体上公开、明确地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故暂不安排您对叶校长的采访。”

  对记者提出的“花钱买版面发论文评奖学金”问题,该干部称:“我们对您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版面费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并无异议。但版面费问题,我想您比我更清楚,这既不是学校的问题,也不是学生的问题。”

  那么,这究竟是谁的问题? 本报记者 林天宏 实习生 李景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