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灾教育走过场 灾害教育如何走向常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校防灾教育走过场 灾害教育如何走向常态?
2009年05月13日 16:1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少学校开展的抗灾防灾教育走过场、轻实练——

  5月9日,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对学校灾害教育的最新调研课题。结果显示: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各学校都加强了防灾抗灾的管理和教育,但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认知目标,而忽略了行为矫正;只注重理论的学习,而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途径。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如何使学校灾害教育真正做到“警钟长鸣,警示落地”, 如何让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应急预案成了纸上谈兵

  汶川地震过后,上海不少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图片展览、安全知识竞赛等途径对学生开展了灾害的预防教育,校园中的安全讲座、消防演练、逃生演练等活动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多。

  “ 但学校灾害教育和管理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学校灾害教育课题组负责人王健博士指出,一些学校的灾害教育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磊告诉记者,许多学校的灾害教育停留在意识层面,虽然人人都说重视,但实践操练与体验和参与人数的覆盖面却很低;不少学校的演练只求场面精彩,但教育却停留在浅层次规训层面,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表演作秀的嫌疑。

  “灾害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王健告诉记者,“知行不同步,灾害教育难以深入人心。”

  另一个令课题组担忧的现象是,在大地震后,不少学校都按照要求建立了应对各级各类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但不少预案本身的科学性没有经过权威机构的评估;很多学校的预案没有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预案文本制定出来以后很少有学校定期开展实战演练。“这使得很多学校的应急预案成了纸上谈兵,一旦灾害事件突发,应急机制很难迅速发挥应有的作用。”王磊说。

  灾害教育应更注重实练

  灾害频繁的邻国日本,在学校灾害教育上的做法值得借鉴。

  早在二十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学就已经有了防灾和自我保护的教材。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组织各种防灾活动。有些学校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发一张地图,上面标示着学校和家庭附近的区域,让孩子们按照放学后回家的路线,在地图上标出警察署、公用电话、饮水处、可避难的公园等重要地点。日本的学校经常举行防震演习,而学生们的防灾意识也由此逐渐形成。

  “灾害教育只有从应急走向常态,使之普及化、日常化,才能真正取得实效”,王磊认为,要加强灾害教育,四个环节的工作必不可少。

  首先要制定标准,包括学校备灾防灾的各类硬件标准,学校灾害的定级标准,启动灾害管理机制的标准等。

  同时要加强师资。据调查,国内中小学教师普遍比较缺乏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尤其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反观一些灾害教育做得好的国家,普遍都很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许多学校既有校内的教师、管理人员,也有校外的有一定资质的兼职人员。

  规范的课程教材也很重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没有规范的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教材。

  “ 最为要紧的是加强实练”,王磊认为,要制定防灾训练计划和《学校防灾训练手册》等相关教材,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区域及各校的特点,安排训练计划,并使之融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并快乐地参加危机预防训练,学校还应经常举行防灾减灾的训练演习和竞赛活动。

  灾害管理要过渡到“精细化”

  “开展灾害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习防灾抗灾的技能,更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被关怀的温暖。”四川省都江堰市团结小学副校长周丽说。

  在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山学校,记者看到,无论是在学校运动会、还是在大型活动中,由学生组成的红十字救护队伍始终活跃在校园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每个新队员入救护队时的神圣誓言;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全面的感知体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紧急逃生演练、心肺复苏培训、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从“要我做”到“我来做”,实践能力由此得到提升。

  新加坡、日本等国家,都是从细节上来凸现对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和人文关怀,如在每个学生的椅子后背,放一个防灾垫子,这样地震到来可以迅速取下保护头部。日本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准备了配套物资齐全的防灾包,连内衣、求救哨子这样的小物品都考虑进去,这些物品虽然很小,但是在灾难状态下却能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全方位、全对象、全阶段地加强学校灾害教育,将灾害管理从“粗线条”过渡到“精细化”。上海首次将“360度管理”的理念引入了学校的灾害管理中。据介绍,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还将探索把 360度灾害教育纳入学校稳定工作、教师育德能力、学生素质培养中,并探索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学校的灾害管理,真正把学校灾害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作为学校管理的常态工作。

  -本报记者 计琳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