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战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高考既是一场知识竞赛,又是对考生体力、毅力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考察。考生如何科学地安排最后几天的学习生活呢?记者专门采访了部分经验丰富的高三教师,为考生及家长出谋献策。
学习篇 保持连贯稳健学习状态
高考前的最后几天,考生应该如何复习?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谢灵芝认为,最重要的是保证适当充足的休息,同时保持一种连贯的、稳健的学习状态。
有些考生认为,考试前几天应该彻底休息,彻底放松。谢灵芝老师说,彻底放松会使生物节律发生变化,不易使考生进入考试状态。彻底休息不如练练手、热热身,找找考试的感觉。
适当做题,但是不能过量。无论对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而言,大量地做新题已经没有意义,甚至可能因为遇到一时解不出的题目,使自信心和士气受挫。
谢灵芝老师建议,这几天,考生应该进行“重点式”复习,即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在脑子里进行回忆,已熟练的内容可“一带而过”,生疏、重点的内容着重复习;重温自己以往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公式、定理以及总结。
考生也可以查缺补漏,自己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薄弱环节,可以趁这个时候重点突击一下,可以找出曾经做过的模拟试题,将出错的题目再认真看一遍,想想当时自己是怎么错的,类似的题目是否会做。
心理篇 适度兴奋 适度紧张
高考既是对文化知识的考查,更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验。因此,在考前的这段时间里,考生除了认真补习所学知识,还应注意做好心理素质的调节。
“适度紧张,适度兴奋。”这是谢灵芝老师对考生心理调适提出的建议。适度的紧张兴奋,可以让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活跃的思维,有助于临场发挥。
谢老师说,越临近考试,考生就越容易出现这样一种心理:总觉得自己还有这样那样的知识点没有掌握,这实际上是一种怯场心理,在考生中普遍存在。考生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缺乏自信的考生,可以在临考前每天默念几遍“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能成功”等具有积极自我暗示作用的话语,来增强信心。
重视高考,但不能看得过重。“考生大多数压力源于期望过高”。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李裕娟建议考生们这样认识高考:它更多是代表着人生的新起点,是实现人生理想,自我成长的新开端。考生完全不需要对自己那么苛刻,稍稍放低一点目标期望值,轻松一些。
李裕娟老师说,同学们在这几天的备考过程中,应尽量交流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不要过多地议论考试中的突发情况和负面结果等敏感话题,防止负面情绪的交叉感染。
家长篇 为孩子营造宽松氛围
对于高考,考生紧张,家长更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适宜做哪些事情?不宜做哪些事情?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兰瑛提出了建议。
兰老师说,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做好考生的“后勤”工作。在饮食方面,考生的饮食不要因高考临近而刻意改变,应和平时保持基本一致,菜式可以比平时丰富一些。总体来说,家长要把握一个原则:考前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摄入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少食油腻。可以做一些孩子爱吃的饭菜,变换花样,这样在保证营养的同时,也能给考生带来愉悦的心情。
每天晚饭后,家长不要立即督促孩子复习功课,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看新闻,或者花10分钟左右散散步,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做些家务。和孩子聊天时,尽量不谈与考试相关的信息,不谈孩子将来的计划打算,这些无形之中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在睡眠方面,家长应督促孩子按时休息,提醒孩子不要过于劳累,更不要“开夜车”。考生每天至少要保证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为营造宽松氛围,兰瑛老师建议家长这期间减少应酬量,尽量减少客人来访,避免干扰孩子。走读考生的家长,这些天最好不要出差,因为家长陪在孩子身边,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
熟悉考试线路是走读考生家长的“功课”之一。家长如果计划在考试时送考,这些天应该先熟悉考场路线,沿途有多少个红绿灯,路途时间大约多少,对应时段的交通情况等,提前做好了解。(南国早报 刘琼 黄小星 朱红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