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实习生阿润报道:近日,广州有学校鼓励小学生在家里养小动物,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爱心。然而,不少家长却为此伤透脑筋,以卫生或健康等借口反对孩子们这一爱好。
孩子喜欢宠物成家里难题
家长黄女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春天到了,学校鼓励孩子们养蚕宝宝,孩子吵着要买,让不喜欢昆虫的黄女士很头疼。“我家女儿养了一群蚕宝宝,家里整个冰箱都塞满了桑叶不说,最主要的是我自己看到软绵绵的蚕宝宝就恶心。”年轻妈妈阿云也说,她坚决让女儿快把蚕宝宝扔掉。
羊城晚报记者在东风东路小学随机采访了20个小学生,有19名同学都表现出对宠物的喜爱之情,但是多数都遭到家长的反对,无法实现养宠物的心愿。五年级学生陈隽曾经养过鹦鹉、金鱼、仓鼠、小鸡、小鸭,为此她没少被妈妈批评,现在这些宠物中硕果仅存的只有金鱼。她说,父母反对的原因就是打理宠物要花时间,而且会让家里又脏又乱。
家住西华路的张女士说,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很喜欢养小白兔,但她觉得这样过分溺爱宠物,会让儿子从小变得跟小白兔一样胆小,而且性格越来越柔弱。并且儿子每天一放学就把功课丢在一边,跑去照料小白兔和逗它玩,真的得不偿失。“我打算强硬把小白兔送给别人养了,不管他同不同意!”
江女士则认为,宠物身上很容易滋生细菌,会让小孩生病,而且当孩子与宠物产生深厚的感情之后,宠物一旦丢失或者死掉会让孩子心灵受到伤害。
很多家长都反映,学校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兴趣是对的,但最好不要鼓励孩子养动物。
东风西路小学的陈老师则认为,让孩子们养小动物,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对事物的观察,在不影响功课下细心照顾它们,能养成孩子们做事细心、耐心的习惯,而且培养他们对小生命的爱心。父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才对。
独生子女因孤独喜爱宠物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发现,独生子女居多的社会里,宠物成了孩子们慰藉心灵的角色。三年级学生欢欢告诉记者,家里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自己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和奶奶说很多事情她都不理解,还不如对小狗狗说。
“我们在学校有同学一起玩,但回到家却常常一个人,养几条春蚕或者一只鹦鹉,有时我们就能跟它们说说话,给狗狗做衣服,或喂猫猫吃饭,都是很有趣的事,也能打发孤独的时间。”四年级小学生梁子敏说。
有幼儿专家说,独生子女喜爱和宠物交流,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有的是因为和父母沟通失败,有的是因为受到父母的冷遇,还有的是在校园比较内向,没有什么朋友,回家需要有一个忠实的朋友。宠物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的家长最容易忽视的。”专家告诉记者,如果父母的态度过于强硬,还会给孩子进一步造成对生命毫不重视的感觉,后果可能很严重。
假如家里真的不具备条件养小动物怎么办?东风东路小学的梁老师建议,家长可以把家里的条件跟孩子摊开讲,并且教育孩子:“养宠物如果不适当,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小动物,可以多带他去动物园走走,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告诉他们,“爱小动物,不一定非要买回家养,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里才是最好的。” 同时也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和自己一样都是喜欢小动物的。在父母持续的引导和影响下,家长与小孩之间就容易消除因养宠物带来的烦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