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教育 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不明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青少年性教育 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不明显
2009年05月21日 14:31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预防性骚扰,发愁没教材

  本报讯 记者曾璇报道:预防性骚扰从学习、了解自己的身体开始,但怎么学?学什么?令人煞费思量。两天来,本版“锐话题”聚焦青少年防范性骚扰,引来广泛关注,而现实的尴尬在于:没有系统教材、缺乏专业人员,小学性教育,怎一个难字了得!

  据了解,广州市目前相当多的小学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或思想品德课中“涵盖”性教育的内容,具体课时与教授内容,都由学校自行掌握,并没有形成系统、常规的教育。

  记者随机采访了越秀区两所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明确表示在学校没有学习过有关内容。性教育都没有,遑论防范性骚扰?一名男同学努力回忆后表示,老师有说过不要讲带脏字的粗口,不要欺负女同学,特别不能动手动脚。

  尽管在最新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有规定不同阶段的小学生需要学习的青春期生长发育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老师也感觉需要特别指导。

  曾经作为试点开展过相关课题研究的小北路小学,虽然有相关的性教育材料,但也是四五年前的了。该校相关课程教育的老师认为,有必要在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按家长与孩子们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补,使之与时俱进,也增加一些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内容。

  先烈东小学的心理教育课老师肖冬梅表示,该校是较早开展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学校,但即使如此,作为专业老师,也深感材料欠缺。市里没有统一的教材,需要老师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市面上找书籍和音像材料,既要兼顾科学性,又要适合孩子的年龄,有一定的趣味,只能是老师自己当有心人,将零碎的材料搜集起来。老师们都很希望有相关的教材,可以更好地把握性教育的深度与尺度。

  据介绍,国外一些针对孩子性教育编写的书籍很不错,如讲生命起源、精卵结合的卡通图片都十分生动有趣。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在教材欠缺的情况下,只好实行“拿来主义”。有教育工作者认为,不少家长与老师共同的担忧在于:一方面,学校的性教育基本上呈现空白状态,即使有开展的,也趋向保守;而另一方面,又很难“过滤”孩子身处的环境,孩子很容易从各种途径学习到不一定健康或正确的性知识,比如广告、电视剧、漫画、网络等,五花八门的性信息来得更直观更新鲜更有冲击力,也更容易影响到孩子。

  有家长发出呼吁:青少年性教育的这块“高地”,学校教育不去占领,难道还要拱手让给其他社会途径去占领吗?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