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怎么来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68%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怎么来的?
2009年07月09日 10:32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相关阅读: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 同比基本持平

  又是一年毕业的日子,各高校应届毕业生陆续离校。

  看似波澜不惊的离校,却让许多人牵挂不已。

  今天,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我国已有415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与去年同期相

  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够经受住严峻考验、实现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实属不易。这样一份数据,是政府在特殊形势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关部门和各地各高校超常规推动、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高度重视——

  高校毕业生就业被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大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今年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社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一方面,总量创历史新高的611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今年要找工作,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初见端倪之时,我国政府就对国际国内经济走向可能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严峻挑战予以高度关注,并迅速做出重要部署。年初以来,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会议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应征入伍等七方面重大政策。

  近一个时期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省市、高校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政府和有关方面百倍重视,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中央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保就业,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公安部、科技部、商务部、解放军总参谋部、团中央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发挥各自职能优势,迅速出台配套政策,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教育部成立部领导牵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半年左右时间共8次召开部党组会和部长专题会,对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并主动与17个有关部委联合以空前力度出台了29个配套政策文件,内容涵盖9个方面,共计70多条新的政策措施,其中由教育部牵头制订的文件就达19个。与往年相比,今年出台的政策文件之多、涉及方面之宽、措施力度之大、惠及学生范围之广都前所未有,并在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深层次改革与发展。

  与此同时,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31个省(区、市)都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出台了省级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成为各级政府实施人才战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共识,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超常规推动——

  将政策转换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

  将政策转换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非常时期、非常决心、非常举措”,前所未有的压力激发起超常规的行动力。

  今年,中央有关部门在进一步统筹和拓宽原有常规项目的基础上,又启动了一系列新的重大项目,为毕业生开辟诸多就业新渠道,共计吸纳毕业生60多万人。如:教育部进一步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央和地方项目吸纳20多万名毕业生;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总计招募12万余毕业生;总参和教育部超常规推动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全国预征报名人数已达12万人;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同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确定岗位人数已近20万人;教育部针对重点高校逐校落实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工作,并细化配套政策,目前项目实施已初见成效。

  教育部专门派出督查组分赴25个省份开展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在50多个城市召集400多所高校进行督促和推动,并实地到90多所高校督查工作落实情况。

  各级地方政府通过逐级分解工作任务、逐条制定实施文件、逐项督促检查落实等方式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把中央的政策转化为惠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氛围。

  辽宁省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铸告诉记者,在辽宁,主管副省长亲自约见全省27所高校“一把手”,落实就业责任,并成立14个督查组,实行日报制度,每日上报督查情况。

  “在重庆,市委、市政府要求国有企业今年吸纳毕业生的规模要翻番。”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黎德龙说。

  在河南,为帮助大学生献身国防事业,各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预征人数日报制度,完善了各高校牵头单位负责人数据库,积极开辟短信交流平台,及时整理汇总全省预征工作进展情况,每周对各高校预征人数以简报形式在全省通报。

  南昌大学,先后派出30多支就业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联系用人单位,开辟就业市场;中山大学,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校长黄达人亲自致信广大校友,邀请校友企业招聘毕业生;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包保责任制”,院系“一把手”负责,每周摸排情况,责任到人。

  截至6月30日,辽宁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1%,重庆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初次就业率已达96%。

  截至7月1日,河南省普通高校实际就业人数达到22.7万人,平均签约率达63.10%;加上毕业生入伍预征的三万多毕业生,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超过70%。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工作理念的转变和深化。丝毫不用怀疑,这些就业率真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空前力度——

  满怀热情做好就业服务

  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各高校把大力收集岗位信息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告诉记者:“河南今年开展‘千企百校岗位对接’活动,组织1000家用人单位进校园为毕业生送岗位、100家高校到企业送人才活动,力争帮助3万名大学生实现就业。”

  江苏启动实施2009届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就业活动计划,有107所高校纳入计划,在毕业生离校前共安排402场招聘会。

  截至7月初,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为2009届高校毕业生举办现场招聘活动1万余场,提供岗位信息300多万条。

  作为直接面对学生、承担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最直接压力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在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就业推荐、就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主阵地作用。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等一系列周到全面的就业服务,尽最大努力引导毕业生寻找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最大程度地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在东北财经大学,帮扶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成为一种长效机制。170多名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与困难家庭毕业生进行对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及就业中的困难。

  “在清华大学,就业引导成为所有教师的自觉行动。”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说,“航天航空学院李志信教授,自己出钱作为就业奖励金,支持自己的学生薛辉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工业工程系辅导员田凯老师,平时就注意和高4同学交流思想,勉励他追求进步,为国奉献,择业关键时刻高4主动要求投身军营。”

  在安徽师范大学,倡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学校建立了16个创业见习基地,对学生的创业项目予以1000—5000元的资金扶持,并将学生的创业实践纳入素质拓展学分;组织校园创业之星评选,树立创业典型,校园内掀起了学习创业、实践创业的热潮,在学校的鼓励支持下,每年均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吴良仁说:“这些自主创业的同学还给自己的同学创造了就业岗位,有效地缓解了学校的就业压力。”

  当前,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还有部分毕业生尚未实现就业。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下一步的工作,确保回原籍的未就业毕业生能够充分享受到就业见习、创业指导培训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优惠政策,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尽快帮助他们落实就业岗位,确保9月1日实现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0%的目标任务。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姚晓丹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