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稚嫩、风险控制不够、技术门槛偏低
本报见习记者 黄晶晶
掌上旅宝、脱口秀个人动画制作、农村社区服务星网……这些新鲜的名词,来自日前结束的浙江省第四届电子商务大赛。
网络创业一直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第一选择,第四届的电子商务大赛同样吸引了省内上万名大学生参加,然而面对层层筛选后递交上来的100多份创业项目,评委们却有喜有忧。
创意亮点难掩创业短板
“你的项目如何平衡商家和用户的收费问题”、“如何更好地向其他地区推广?”虽然从颁奖嘉宾手中拿到浙江省第四届电子商务大赛冠军的奖杯,但是来自宁波万里学院的小伙子沈家巍没有给出一个让评委老师满意的答案。
“每个大学都有一条自己的后街,同学们都喜欢在这条街上吃饭、买东西、娱乐。”沈家巍和他的团队带来的项目就是为在校大学生打造这样一个“网络后街”,一个集预订饭店、宾馆、培训、玩乐于一体的优惠信息互动营销平台。
虽然目前每个月已经能接到50多个预订,但是评委老师提出的如何与合作商家结算费用、推广、盈利等问题,直接命中了他们的“要害”。
遭遇困惑的大学生中,沈家巍并非个案。获得亚军的“大学生顶岗实习服务平台”项目,创业团队将目光投到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顶岗实习上,虽然被赞许“立意不错”,然而同样被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操作过程中缺乏风险控制,对实习生的管理缺乏系统性;而获得季军的“网商秘书”软件则从网店的快递单打印中“掘金”,虽然已有1000多个客户使用,但是其低技术门槛、易复制成为了最大软肋……
电子商务大赛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崔立标表示,这次收到的100多个项目中存在同样问题的项目不少,虽然其中已有40多个在实际运营了,但是不少创业项目仍然偏理想化,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创业导师支招:对接社会,请人“带路”
“相比往届,务实和逐渐清晰的思路可能是最值得高兴的表现。”崔立标表示,市场摸底不够精确,操作体系化不强,盈利模式偏理想化,是这几届收上来的不少项目存在的一些通病。
大赛中,商业模式门槛低、风险控制不足、与社会衔接不紧密成了这些创业者们收到频率最高的评语。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指导师、浙商创投副总裁李先文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起点都很低,他接触的不少项目都只能充当市场的补缺,商业模式创新不够,技术、商业门槛都很低,很容易受到大公司的复制和移植而失去生存空间。
“大学生创业更应该走出去,不能光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需要学会如何整合社会、上下游以及政府资源。”李先文建议大学生创业者们要跟社会产生更紧密的衔接,尽量找对口的企业当导师,请人“带路”。
崔立标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以前曾经收到一个不错的参赛项目,就是利用学校里的水培实验室开发水培花卉等植物进行销售,立足背后的学校资源优势。”他建议大学生创业时应当先对自己所拥有的资金、资源有确切的认识,尽量利用好手头掌握的资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