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生留港求职景况:竞争力不逊 “门槛”仍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内地生留港求职景况:竞争力不逊 “门槛”仍多
2009年08月10日 11: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八月十日电 题:内地生留港求职景况:竞争力不逊 “门槛”仍多

  中新社记者 周志彬

  香港正锐意打造国际教育基地,近年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选择赴港求学以及争取留港就业。在金融海啸及甲型H1N1流感对就业率造成影响之时,负笈来港求学的内地大学生们的求职现状和前景又如何呢?

  新政策下就业人数增加

  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主席耿春亚认为,虽然出现环球金融海啸,预计在港内地生就业率还会比往年高,但薪酬标准“肯定会降低”。他认为,很多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回内地一样难找工作。虽然现在困难大,仍有很多人想留港;只要能留,“哪怕待遇差一些”。

  港府去年五月以来放宽非本地学生入境及就业限制,高校当中非本地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限制也已由百分之十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今年五月底,有超过三千三百名在港毕业的非本地学生申请并获批准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长孙明扬曾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希望数目不断加大,增加香港人才资源。”

  在港内地生近年来亦增长迅速。据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二00八年公布的调查报告,他们中成功留港者的比例不足一成八。但随着港府放宽政策限制,这一数字有明显提高。耿春亚表示,今年留港发展的内地生已增至约百分之五十。

  他说,在港内地生群体中,就业最难的是自费攻读一年硕士学位的学生,他们约占来港内地生的一半,而新政策亦令他们留港的比例提高。而来港攻读大学学位的内地高中生中,七至八成都会留港继续进修或求职,但这些学生每年仅一千二到一千五百人,数量较少。

  实际求职“门槛”仍多

  虽然数据向好,但在港获得硕士学位的东北女生魏小姐却表示,工作仍很不好找。今年二月她已开始求职,面试超过五十次,如今才觅得一份试用工。

  她认为,有些港企会对内地生压工资,招聘时声称给八千港币,但签约时只给六千。她感到,香港雇主不是很愿意聘用内地生,首要的“门槛”是语言差异,也有办理手续上的麻烦。不过,魏小姐并不后悔赴港求学,“来香港一年所学到的东西,远远大于过去四年在内地大学学到的东西。”

  对于魏小姐的说法,耿春亚表示,根据该会调查,香港雇主是一视同仁的,在用人方面,并不会因为毕业生来自内地还是香港而产生某种“先决性”的看法。

  他举例说,他们接触过一间从事法律工作的公司。这家公司增聘人手时同时考察了本地和内地学生,最后选择了内地生,因为公司认为内地生在将英文译成中文时译得较好。

  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去年所作的一份“在港内地专才雇主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港企雇主表示最看重内地生的三方面才能:熟悉内地情况、书面写作能力强和勤奋上进。

  一位最近刚聘用了两名在港毕业内地生的香港雇主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内地生对香港文化现状有初步认识,同时又对内地情况较了解,而公司业务涉及内地及香港两地,因此内地生有一定优势。他更表示,会考虑继续增聘在港内地大学生。

  两地学生关键在于合作互补

  在港内地生人数不断增多,一些内地高考“状元”舍却清华、北大而转读港校的新闻近年也屡见报端,渐成港人关注的话题。耿春亚则表示,这几年内地学生人数增加得较快,但其总数仍不过几千人而已,“这几千人对整个香港就业市场不是什么冲击”。

  耿说,该会去年所作调查显示,在十九个“就业竞争力”的要点中,有八项是内地学生优先,九项则是香港本地学生优先。他认为,两地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合作,而非竞争。

  他说,两地学生如果单独与欧美学生相比,竞争力水平差异仍较大,但如果两地学生合作的话,可实现竞争力互补。所以该会提出“互补竞争”的思路,即应相互看到优点,而不是相互看到缺点,“相互看优点看得不够,合作性就较差,对香港本地产业发展就没有好处”。

  从二00八年五月十九日开始,港府推行新的就业计划,为非本地毕业生找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与原先规定在港内地大学生毕业后三个月内必须找到工作不同的是,按照新的计划,毕业生从毕业日期开始一年内,可以在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在港逗留,期间则可自由地工作或跳槽。

  耿春亚说,港府的政策目前已算不错,但香港的高校方面目前把精力都放在了去内地招生,而少了精力去帮助他们求职就业。“入口这块做得很大,出口这块却做得不够多,招了多少学生就应考虑这些学生的出路问题,”耿春亚认为。(完)

【编辑:吴歆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