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虹口区思路新、办法新——
2009年7月,是小葛创业的第二个月,公司赢利过万。别人夸初出校门的小伙子能干,他摇摇头:“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大学生白手起家,只凭自己的双手很难成功,我们是有‘贵人相助’啊。”
虹口区委区政府把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构建社会和谐、促进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政策和投入上都给予有力支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政策扶持细化成贴心服务,思路新、办法新。
上海首个扶持青年创业公共注册地
复旦大学会计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小葛,今年5月拉起了4人创业团队,准备成立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但小伙子们心头压着一笔账:注册资金数万,开办费至少几千,公司要有注册地,有了注册地就得付租金……正着急时,校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虹口区设立了创业公共注册地,可以‘零首付’,并免除公司开办办证费用”。第二天,在旅顺路21号,小葛第一次遇到了杨老师、吴老师、殷主任……现在,他们的公司已经开张3个月,业务经营渐入正轨。
今年3月,上海首个扶持青年创业公共注册地在旅顺路21号挂牌,为从事翻译服务、软件设计开发、电子商务等的企业提供公共注册登记,并给予多项政策优惠。截至目前,旅顺路21号已登记小企业41家,其中21家取得了营业执照。
全面“升级”就业援助员队伍
这边毕业生屡屡碰壁,那边用人单位却说没有合适的应聘者。“大学生就业援助的着力点,是进行个性化甄别、提高双方的匹配度”,虹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唐锦根对提升社区就业服务水平、有效帮助大学生就业思路明确。
把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入手点放到他们家门口,是虹口区有关部门确立的重要工作方法。从去年开始,他们全面开展了就业援助员队伍的充实、培训、持证上岗工作。以曲阳街道为例,现在4个“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站”的职业指导员、开业指导员、信息数据员,年龄全部在40岁以下,均有大专以上学历及“职业指导师”资质。社区就业援助能级的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应届、历届毕业生登门求助。至今,曲阳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已推荐310人就业,帮助43人创业成功。
做家长工作是又一个重点
帮助大学生就业,有一个重要环节在家长。为此,虹口区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扮演好孩子就业拉拉队和教练的双重角色。
“各位家长,谁敢说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汪美萍的提问看似简单,在座的20余位家长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作声。
“家长学校”的主讲教师汪美萍,多年关注“家长角色对孩子职业发展的影响”等课题。“小孩不做事,整天呆在家里,也不出门,我急死了!”这是家长学校里,汪美萍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让她很是担心:“孩子在远离社会一段时间后,自我认同已经大打折扣,如再遇家长传递焦虑情绪,更会不安、紧张,越发消沉,甚至自我封闭。”汪美萍向家长们强调,既然80后的孩子已经在父母“非常浓烈”的关爱下长大了,那么在他们初入职场的时刻,家长有责任再助一臂之力,关键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认清现状,建立积极乐观的信念”。
在曲阳、欧阳、广中、凉城等街道,虹口区职业介绍所的职业指导员们深入社区,与应届、历届未就业青年人的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讨论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途径及就业政策等,并根据家庭、孩子的各自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至今,虹口区“家长学校”成功举办了5场集体交流活动,不少父母表示将转变观念,支持孩子自主择业和创业。
本报记者 刘迪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