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怎样才能在采访中消除受访者的心理戒备、拉近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为了能让学生们有切身体会,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采访心理学课程作业,本学期变成了一篇人物专访和一篇“经验总结”。而为了完成这个“体验式任务”,该校07级的新闻系学生汪聪,在建筑工地与农民工同吃同住了一星期。
“老师说我们的采访对象必须是特殊群体或者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社会人士,我也不认识什么名人,就想到可以去采访农民工。”汪聪告诉记者,在打定主意后,他就直奔阳逻的一处建筑工地。但没想到刚去就吃了闭门羹。“工地的工人说,他们工作的辛劳程度是我一个学生所不能理解的,因此也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觉得会耽误他们的工作。”
碰了大钉子,汪聪却不愿意就此放弃。他丢下采访本,跳进一人多深的泥坑里,和工人们一起搬起了空心砖。“你们说我不懂,我就来体会体会。”汪聪说,从那以后的一个星期,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工地干活。他甚至说服工头,住进了工棚里。“除了暴雨、暴雪天气外,农民工每天都要上工。提水泥、砌石灰、搬砖块,一刻都不能停。”与农民工们围在一口锅里吃饭后,汪聪才看到了他们最真实的生活,也逐渐被他们接纳。在采访手记中他这样写道,“尽管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手都磨出了茧子,膝盖也摔破了皮,但真实体会农民工的生存环境,感悟他们纯朴善良的本性,我觉得很值得。我的稿子也充满了感情,采访很成功。”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红军到参与今年国庆阅兵的军官,甚至是在市长接待日当天采访市领导,采访心理课老师路俊卫告诉记者,大多数学生都按照要求顺利完成了采访。“也许我们的提问会显得有些幼稚,在采访过程中也时常底气不足,但这是我们正确认识自己不足、走出校园的第一步。”汪聪说。(记者梅莹 通讯员李庆、何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